目前分類:讚淨土超勝 (70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前面佛教給我們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就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頭把這句話濃縮成四個字,愈簡單愈好記,這四個字就是信、願、持名。信、願就是真正相信,有極樂世界,有阿彌陀佛,真正發願,我願意到極樂世界去,我願意親近阿彌陀佛,這個願要真、要懇切。

底下兩個字,持名,持名就是老老實實念這句阿彌陀佛。這是傳法,把阿彌陀佛的法傳給我們了,這麼簡單。這個地方是勸導,釋迦牟尼佛勸我們,應該要發無上菩提心。大家要懂得,無上菩提心就是真正相信、真正發願,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就具足了,一心念佛就決定往生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,「於此五濁惡世,無佛之世,能見彼佛,實是希有」。這是指我們現代,釋迦牟尼佛過世之後二千五百年,這麼久了。能見彼佛,彼佛是阿彌陀佛,能見到,真能見到。你天天想他,天天念他,你就有這個緣分,不定什麼時候你就遇到了,你就見到了,真的,不是假的。

前面舉了幾個例子都是真實的,不是虛構的,真正是稀有。這什麼緣故?「全憑彌陀一乘願海,六字洪名,不思議力」,這是因。阿彌陀佛發的大願,眾生機緣成熟,他現身為你作證,給你做證明,這是不可思議的神力。下面是緣,因緣具足,果就現前,你跟佛見面的機會就成熟了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昏穉未開」,昏是迷惑,穉是幼稚,沒開。小朋友,幼稚園小朋友,「僅能讀文,了不解義」,他能讀,他不解意思。「所謂終日念佛,不知佛念者也」。我們天天念佛,不知佛念,阿彌陀佛念我們,我們完全不知道。我念佛,他念我;我不念佛,他就不念我。為什麼?感應,我念佛是感,佛念我是應。我不念佛,這個感沒有,應也沒有。

我念這個世間名聞利養,就感世間名聞利養。那就是什麼?念六道輪迴,你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,修行修得再好,出不去。念大乘經教,不念西方極樂世界,必須要斷煩惱才能夠明心見性。煩惱難斷,斷不掉,所以我們回過頭來依阿彌陀佛,依《無量壽經》。信願持名,我們做得到,我們有把握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阿彌陀佛接引往生的人,全是化身。真身,真身在極樂世界沒動,還在講堂講經說法。真身,從真身變化無量無邊的化身。為什麼?十方諸佛剎土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那些人源源不盡,太多了,每一個往生的人,佛要現一個身接引他,一個不漏,這是化身佛。化身跟真身沒有兩樣,化身是從真身,真身就是報身,報身的真身是法身,法身沒有形相,報身有形相,住實報莊嚴土。

世尊在《觀經》裡面為我們介紹,阿彌陀佛的報身,身有八萬四千相,不是三十二相,不是八十種好,身有八萬四千相,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,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,每一道光裡面有諸佛菩薩講經說法。我們生到極樂世界,見這樣的佛身。見這樣的佛身,自己得的身相跟阿彌陀佛相同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看念老的註解,『以至誠心,願生其國』。「即《觀經》之至誠心與迴向發願心」。至誠心是菩提心的體,迴向發願心是菩提心的作用。迴向,這個意思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,我把我所修所學的一切功德,不求人天富貴,不求名聞利養,不求五欲六塵,統統不求,專求西方極樂世界往生,專求這樁事情,這叫迴向。發願就是發願求生淨土,絕不做別的,因為功德的果報三善道,你要不迴向的話,他是三善道受果報。

「且三輩往生咸云」,全都說,「當發無上菩提之心。是故《淨影疏》曰:然此三輩,人位雖殊,至欲往生,齊須發心求大菩提,專念彼佛,迴向發願,方得往生。」遠公大師講得好,講得非常清楚,這三輩的人智慧、福報、緣分全不相同,但是同樣發了一個心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是相同的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疏曰」,望西法師疏裡頭講,「三輩俱有夢見眼見」,把夢、見分作兩個,這是我們能信得過的。「《覺經》中說上輩」,這個《覺經》就是本經,《無量壽經》。不是指我們這個本子,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,「《覺經》,即《漢譯》本。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。四卷」,這是五種原譯本裡頭的一種。

這裡面講,「上輩云:於其臥睡中,夢見無量清淨佛」,無量清淨佛就是阿彌陀佛,「及諸菩薩、阿羅漢。其人壽命欲終時,無量清淨佛,則自與諸菩薩、阿羅漢共翻飛行迎之」。共翻飛行迎之,這就是他自己夢中見到,佛與菩薩、阿羅漢在空中飛行過來迎接他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做不到,我們念頭斷不掉、分別斷不掉、執著也斷不掉,怎麼辦?阿彌陀佛有這個辦法,讓你執持名號。你不是有執著嗎?行,就用執著,只執著阿彌陀佛的名號,其他的都不要執著,你就執著這一樣,管用,決定往生極樂世界。

所以淨宗的方法,是先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,在極樂世界幫助你證得究竟佛果,把我們修行、證果分成兩段,這個我們做得到,斷煩惱、開智慧做不到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讓我們的心恢復到清淨平等做不到,想做做不到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這個方法好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行在哪裡修?就在人、事、物,在這裡頭修。修什麼?修如如不動,修不起心、不動念,修不分別、不執著,真功夫。只要你真正能做到,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整個宇宙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沒有一樣你不知道,一起心動念就不知道。我們現在養成習慣,壞習慣,什麼壞習慣?起心動念。

佛給我們講,我們都聽懂了,但是想不起心、不動念做不到,他自然起心動念,這個麻煩就大了。佛有方便,教導我們先不執著,從這裡下手,有起心動念、有分別,先學不執著,再學不分別,最後再搞不起心、不動念,分成三個階段。也就是先證阿羅漢果,再證菩薩,最後再成佛,分三個階段。雖然分三個階段,好像是有下手之處,其實還是很困難,搞幾十年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,執著沒放下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乘教裡頭佛有補充說明,為什麼?我們會懷疑。完全沒有宗教信仰,臨終聽說,他怎麼能往生?我們懷疑。佛在大乘經上說明白了,凡是往生淨土的人,無論什麼方式他往生了,往生是真的,這個人過去生中無量劫裡面,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。

他今天一聽,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,他就能信、就能願,他就能一念、十念往生。這是佛在大乘經上說了多次,事實真相在這個地方看到了。所以,不是偶然,這一生沒有機會遇到佛法的人很多,不能說他過去世不是修行人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三者,願生彼國,此願前行和合為因,是明不定性人也」。要發願,為什麼勸他發願?因為他念佛不一定想往生,對於往生這個願,心不堅定。要把這個補起來,真正求生淨土,我念佛為什麼?為求生淨土,這他是必定得生。第二種人他也有三句,第一個「聞甚深法」。極樂淨土是甚深法,為什麼?很難相信,難信之法,難信能信,不容易。而且「歡喜信樂」,這很不容易。

這一句「兼顯發心正因,但為異前人」,跟前面那個人不一樣,這個人發心發得深,「舉其深信」,前面那個人信心沒有他深、沒有他堅定。第二,「乃至一念」,前面是十念,他只有一念,「念於彼佛,是助滿業。為顯前人無深信故,必須十念。此人有深信故,未必具足十念」。有深信心,一念就行。下面括弧裡頭是黃念老的話,他怕我們疑惑,再加以註解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下面是念老的話,「蓋言,持名心無散亂者」,這個心無雜亂現在要養成,到臨終來不及,平時就要養一個不散亂的心。怎麼不散亂?心裡面有阿彌陀佛,口裡頭有阿彌陀佛。對於念佛,一定要知道念佛功德。

你在世間幹什麼樣的好事,《金剛經》上的比喻好,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這還得了,不是一個地球,大千世界。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,一個大千世界有十億個單位世界,換句話說,十億個銀河系的七寶你拿去布施做好事,不如四句偈功德大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如《圓中鈔》所云」,幽溪大師說的,「此一念之力,有伏惑之功,臨終正念,自然現前」。臨終這一句佛號,因為你養成習慣,你阿賴耶識裡頭有很強的力量,念佛的力量,這時候一定會現前。

千萬不要養成錯誤的習慣,那是什麼?貪瞋痴慢、財色名利,這個習慣在臨命終最後一念起來,六道去了,又搞輪迴,這比什麼都可怕。臨終最後那個念頭冒出來,就是你阿賴耶種子裡頭最強的那個念頭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下面這一段是念老引用《那先經》上幾句話。那先是出家人,比丘的名稱,這部經內容是說他的一生事蹟,最重要的是與當時國王問答。這幾句話應該是問答裡面的,我們看經文,「諸善之中,獨有一心最為第一。一其心者,諸善隨之。」所以我們相信這句話是問答,答國王所問的。在這個社會,現在也有不少環境很好的、富裕的人家,想修善,想積德修福,怎麼做才能得真正的善果,甚至於得很大的善果?最大的善果是成佛,其次的大果是生天。

那先比丘說,獨有一心最為第一,不需要花費金錢,你真正修心修到一心,那就諸善隨之,世出世間所有的善法都從這生出來了。從哪裡?從一心,一心是真心,真心生萬善,萬萬善也不止。妄心生煩惱,妄心裡面生的善是善惡之善,不是真善。善惡之善的果報是在三善道,惡,果報在三惡道,這是善惡之善,是六道輪迴裡頭的。一心的善不是這個,一心的善不可思議,一心的善是諸佛如來現身說法遍滿法界,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教化,這個功德果報不可思議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念佛第一樂,有佛力加持,法喜充滿,心裡生智慧不生煩惱,對於一切事理,人事物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一心求往生。要把佛放在心裡,把心裡面的垃圾清除乾淨,妄想清除掉,雜念清除掉,是非人我清除掉,恢復到清淨心、平等心,就是一心一念,這叫清淨信心,這個心就保證你往生。

然後念佛的功夫,那是到極樂世界的品位不一樣。修淨土沒有別的,最高的就是修一心,一心就是一尊阿彌陀佛、一句佛號,心上沒有別的,口裡頭也沒有別的,就是阿彌陀佛。這是定中之定,三昧當中的三昧,無比殊勝,是菩薩所修的念佛三昧,「即達摩直指之禪」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今之念佛生于淨土,亦一念善業成即登極樂」。這個一念要真正懺悔,後不再造,要認過、認罪,過去我錯了,過去無知,現在明白了,從今而後決定不再做了。真的回頭,真的懺悔,這個一念阿彌陀佛,我們剛才說的,把自己的心地裡面所有這些惡業、善業統統清除掉,恢復清淨。

清淨心中一法不立,連佛法也沒有,一法不立,這是真清淨。真清淨我們做不到,真做不到,不是假的,不相信你試試看。我們只有條件修淨土,因為淨土沒有那麼嚴格,淨土許你心中有一念。其他法門不許可,為什麼?那一念是妄念。我把妄念放下,這一念還是個妄念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無量壽經》在中國多次翻譯,在譯經史上,是唯一有十二次的翻譯,任何一部經在中國沒有這麼多次的翻譯,《無量壽經》十二次。非常可惜,這個經本有七種失傳了,現在剩下來的有五種,五種本子裡面的內容不一致,裡面的差異很大。

所以古德根據這個事實,判定釋迦牟尼佛在當年,在當世的時候,不止一次講這個經。如果只有一次,翻譯本應該是大同小異,不可能有很大的差別。跟其他的翻譯經典來看就非常明顯,《金剛經》有六種翻譯,都保存在《大藏經》裡頭,真的是大同小異,沒有太大差別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三種不相應,一言以蔽之,只是信心不足」。一句話就說盡了,信心要圓足,不但要足,圓滿,要圓足。「往生資糧即信願行,缺一不可」,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。我們真正發願,什麼時候往生?什麼時候都好,念念求往生,一定會求到。

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說,「憶佛念佛」,憶是心裡想著,我每天想阿彌陀佛,早晚想阿彌陀佛,時時刻刻都想阿彌陀佛,這是憶佛,得空的時間念阿彌陀佛;「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」,現前在這一生當中,我們會見到佛,夢中見佛、定中見佛、現前見佛,關鍵全在信心,要真信。所以往生資糧就是信願行,缺一不可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如是清淨心,功德難思」,不可思議,清淨心的功德。清淨心生智慧,清淨心生功德;心不清淨,智慧不生,功德不生,生什麼?福德。「故《十方佛讚品》曰:乃至能發一念淨信。……隨願皆生」。《十方佛讚品》是我們本經經文。

乃至發一念淨信,前面講得很多,一念是真心,不是妄心。一念淨信,一天有一念真心都非常可貴,我們起心動念全是妄心,能有一念真心,那就是一線光明。一念真心時間雖然短,它跟阿彌陀佛相應,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一念淨心,發一念心,與前文中一念淨信中一念,均即是一心也。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體,真如實相之異名」,也就是《那先經》裡面所說的「最為第一」,蓮池大師《彌陀疏鈔》裡面所說的「全體是佛」。這一段的經文是「淨念彼佛」,這一大段的經文都在說明念佛的功德利益。

即使我們無量劫來一直到今生,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惡,一句佛號能消除,這個事情能相信嗎?無量劫造的罪業怎麼一句佛號就能夠消除了?沒這個道理,講不通。這個是我們凡夫的見解。它真能消,憑什麼?這經上反覆給我們說明,起心動念造作罪業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真心純淨純善,沒有惡念,不會造業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行無論修哪個法門,八萬四千法門,也包括淨土法門,修什麼?就是修一心。修一心就是佛法,修一心就是佛教。所以佛教禮節裡頭最常用的,合掌,合掌代表一心,因為我們的心散亂,這散亂的,把它合一,歸一。

這個歸一代表最恭敬,代表真心,代表一心,它表這個意思。把散亂收成一個,散亂的心放下,這變成一心,一心是真心,一心是自己的本體。妄心就是散亂的,那不是自己,妄想,妄想雜念都不是自己,這都是錯誤的,統統放下。

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