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Dec 29 Mon 2014 19:35
孝親是一切善法的根源
- Dec 29 Mon 2014 19:25
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-3
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-3
【瞋恚愚痴。欲自厚己。欲貪多有。利害勝負。結忿成讎。破家亡身。不顧前後。】 這段經文,科題我們用的都是經文上的文字,「欲貪亡身」。請看黃念老的集註,「瞋恚愚痴,欲自厚己者,以瞋痴二毒,助長貪心」。貪瞋痴總是連著起來的,一個會帶起另外兩個,同時起作用。「《會疏》曰:三惡相資」,三惡是貪瞋痴,互相資助,這起作用了,「熾發邪欲」,熾是強烈的起了貪瞋的心,「吸引他財,欲積自己。故云欲自厚己也」。見到別人的財,認為有機會可乘,不擇任何手段來奪取,希望這些財物能夠佔為己有,就是有佔有的念頭。
- Dec 29 Mon 2014 19:23
善惡的果報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
善惡的果報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
【善人行善。從樂入樂。從明入明。惡人行惡。從苦入苦。從冥入冥。誰能知者。獨佛知耳。】 這一段經文給我們說明善惡的果報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。誰知道?『獨佛知耳』,知道得最清楚的是佛。粗顯的我們人都知道,但是人只看到現世果報,看不到過去、看不到未來;鬼神能看過去、未來,但是有侷限。
- Dec 29 Mon 2014 19:19
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在別人
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在別人
相信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因果報應,絲毫不爽。人只要能相信命運,這個人就是善人。為什麼?他相信一切是命中注定的,不妄求了。像了凡先生,這明朝時候人,十五歲遇到一個孔先生,算命先生,算得非常準,給他算流年。二十年,十五歲、二十五歲、三十五歲,每年所得的財,他是個讀書人,參加考試,考試的名位跟孔先生所算的完全相應,一次差誤都沒有。所以他相信了,知道一生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,他的心定了,沒有貪求了。為什麼?求不到,命裡沒有。每天除讀書之外,他什麼都不想,他真的一切放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