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廬山煙雨 -- 星雲說偈2 星雲法師著

面上無瞋是供養,口裡無瞋出妙香,心上無瞋無價寶,不斷不滅是真常。
  
  --均提童子
  
  瞋恨心,是非常可怕的。佛教將瞋恨心比喻為火,所謂「火燒功德林」,平常修持再多的功德,做再多的好事,一旦瞋火燃起,就輕易將這些功德毀壞了。經典上提示我們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瞋恨心一生,業障門一開,所有的罪過都會出現。
  
  所以為人處事「面上無瞋是供養」,面容上不要有瞋恨的樣子,時常保持笑容。世界上最美的是微笑,世界上最好的是布施,因此,最好的供養是以微笑來布施。有些人以為信佛了,一定要用很多的錢去布施,用很多財富堆砌功德,其實不然,只要你多一點點笑容給人,那就是對人間最好的布施,也是最好的供養!
  
  佛教中供養的種類很多,有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湯藥等四事供養,也有香、花、燈、塗、果、茶、食、寶、珠、衣等十供養,更有身、口、意三業供養,然而,真正最上乘的供養是心香一瓣!發自我們心底的歡喜,表現在笑容上,就是最好的供養。
  
  「口裡無瞋出妙香」,與人相處說話時,沒有諷刺,沒有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、兩舌,如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」。口中說出的話不含刀帶刺,不傷害到對方,言語說話就是口出妙香了!
  
  「心上無瞋無價寶」,心要能不輕易起瞋恨心,先從面孔上不表現瞋恨,再從口裡不出怒言,然後打從心底做到沒有一點瞋恨的念頭。心上無瞋,舉心動念常常不忘為人服務,給人信心,給人歡喜,給人希望,給人方便。心上沒有瞋恨,就是無價的珍寶!
  
  我們能安身立命在沒有瞋恨的身口意,就是「不斷不滅是真常」的真常意境。

大海之水可飲盡,剎那心念可數知,虛空可量風可繫,無能說盡佛境界。
  
  --華嚴經
  
  這首偈語出自《華嚴經》,是在讚歎佛的功德,我們信仰佛、尊敬佛、禮拜佛,佛究竟有什麼值得我們信仰,值得我們尊敬的呢?
  
  我們尊重的是佛的功德,佛的威力,佛的慈悲和般若智慧有如「大海之水可飲盡」,海水之量雖大且多,就算你將海水飲盡,但佛的境界也無法得知。「剎那心念可數知」,佛教經典中計算時間最短的單位是一剎那,「少壯一彈指,六十三剎那」,其義是說年輕人彈指一下,就有六十三個剎那的時間,可見這剎那是很短很短的時間。我們的心一直在剎那生滅不停,剎那的心念生滅,我們可以數知,但佛的境界卻是無法數知的。「虛空可量風可繫」,虛空寬大無邊,無形無相,就算可以丈量虛空,把風繫住,也難以衡量佛的境界。
  
  其實這些譬喻都是不可能的。大海的水怎可喝盡呢?剎那心念怎可知道呢?虛空的大小怎可測量呢?風又怎麼繫縛呢?即使這些都可以,也「無能說盡佛境界」。佛的境界仍是說不盡的,因為佛的境界是無限的解脫,無限的慈悲,無限的智慧,無限的妙用,無限的發願,無限的功德!佛界都是無量、無邊、無限、無窮、無盡,因此我們崇敬佛陀,信仰佛陀,禮拜佛陀!
  
  人也有人的境界,有人格、思想、道德……,生活也有生活的境界,只要不沉迷於五欲塵勞裡,自然慢慢地與佛的境界相應了。

萬里修書只為牆,讓他三尺有何妨?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
  
  --明.林瀚
  
  古時有個青年想建一堵圍牆,和鄰居起了糾紛,鄰居認為他侵占土地。青年不服氣,便修書給在京城做大官的父親,希望透過父親的政治勢力,脅迫鄰居把土地讓一些給他建圍牆。
  
  為官的父親就回了這一首詩偈給他,「萬里修書只為牆」,兒子你萬里之外寫信給我,只是為了一道圍牆的糾紛,就要我動用官府勢力,其實「讓他三尺有何妨」,何必那麼斤斤計較?世間如許廣闊,你讓人一點,難道就會少了什麼嗎?「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」,你看看萬里長城如今依舊在,可是當年叱咤一世的秦始皇到哪裡去了呢?還不是灰飛煙滅了?
  
  人生無常,凡事不要太計較,世上哪一樣東西是永遠屬於你的?哪一樣永遠是我的?就算是你的,我也可以分享呀!你種的花草樹木我可以欣賞,你開闢的道路橋樑我可以行走,自己的東西,分一點給別人又有何妨?你這樣不肯給人,那樣不肯給人,百年身死,化為屍骸後,哪一樣是你的呢?
  
  人一生,名利富貴轉眼成空,真正不朽的是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唐太宗雖然已經灰飛煙滅,但是唐太宗的功業不朽,建立一代唐盛世,因此直至現今,說中國服叫唐裝,中國人叫唐人,中國叫唐山,儼然「唐」已為中國的代名詞。多少的宗教家,像釋迦牟尼、耶蘇、穆罕默德將道德留給人間,蔚為沛然風氣。孔子、孟子的學說言論,司馬遷的《史記》,都是將智慧財富留給人間,把道德財富留給人間,把功業財富留給人間,讓後代子孫都能享受到古人的三不朽!
  
  所以我們為人處事,要爭千秋,不要爭一時;要爭大眾,不要爭個人;要爭功業,不要爭利益。

善似青松惡似花,看看眼前不如它;有朝一日遭霜打,只見青松不見花。
  
  --明.劉伯溫
  
  這一首勸世偈語,說明善惡因果的報應,非常有道理。善像是青松,惡好像是花,青松給人的感覺不如花出色,但遇到狂風吹打,遭到因果報應時,就只看到青松而看不到花了。
  
  也就是說:惡人像磨刀石,表面上看不出損傷,實則日日有磨減;善人如芝蘭草,雖然不感覺他的特別,但聞得到它的芬芳馨香。我們不要以為做惡事沒有人知道,天知、地知、因果知,自己的良心也知道;做了善事,不必灰心沒有好報,你看田園裡的花草不見增長,但一點一點的,忽然它就滿園繽紛燦爛了。俗話說:「人善人欺天不欺,人惡人怕天不怕。」我們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,因果報應是通達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的。
  
  過去大陸有一列從南京開往上海的火車,進入上海站時,突然和另一列火車相撞,死了很多人。一查罹難者,都是遠從日本來中國旅行的高中生。據說出事那天,正是過去日本侵略中國時,南京大屠殺的日子,所以就有人說那些日本軍閥的子弟長大了,因為上一輩因果的牽連而受到報應。
  
  過去也有一位青年秀才到京城趕考,考完試,主考官在閱卷時,看到這位青年的試卷上,有一個字少了一點,一堆螞蟻就盤踞在這個字上。主考官用手將螞蟻彈走,要照這個字扣分,螞蟻一下子又成群盤踞在那一點上,硬是讓人看不出錯字。主考官覺得很奇怪,心想:這名考生一定積了什麼陰德,連螞蟻都來護持他不落榜。就把考生找來查問,考生回稟:有一次他在用功時,看到一群螞蟻饑餓地覓食,他沒有趕走或捺死牠們,只是餵了牠們一顆糖罷了!
  
  就這麼一點善念,令螞蟻成群結隊來報恩,因果真是絲毫不爽呀!

木樨盈樹幻兼真,折贈家家拂俗塵;莫怪靈山留一笑,如來原是賣花人。
  
  --清.澄波
  
  「木樨盈樹幻兼真,折贈家家拂俗塵」,木樨指的是桂花,花葉開滿枝椏,看起來似幻也似真,摘下花枝,可以供佛,還可美化環境;客廳裡、案桌上擺放一盆花,又幽雅,又美麗,氣氛又不俗,難怪人人喜歡花。花是真,花是善,花是美,花是真善美的化身,讓人一見,不覺抖落了一身的俗塵。
  
  「莫怪靈山留一笑,如來原是賣花人」,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對百萬人天講說佛法時,拈一朵花在手上,示現大眾,弟子大迦葉遙望佛陀手上的花微微笑,他的心與佛陀相應了,因此佛陀說:「我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付囑摩訶迦葉。」所以後來大迦葉尊者在靈山會上,透過佛陀的一笑,繼承了佛陀的正法。佛陀能藉花傳道,幽默一點說:「如來原是賣花人」。
  
  我們做人,何妨做一朵花,多給人一些欣賞、一些芬芳、一些氣質、一些美感;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,逢人傷人,理事害事。佛光人的工作信條是「給人信心,給人歡喜,給人希望,給人方便」,我們與人相處,不給人失望,不給人灰心,不給人煩惱,不給人生氣,不給人難堪;只給人歡喜,給人信心,給人希望,給人方便,這是多麼美好的事!
  
  這首偈語,是提醒我們要做靈山會上的那一朵花,給人喜悅!禪,就是一朵花,喜悅芬芳。

入門便悉彌勒笑,出寺難求俗慮拋,俗慮惱人無止境,不如時與世尊交。
  
  --清.石蓮
  
  「入門便悉彌勒笑」,我們到寺院參拜的時候,常常可以見到一尊胖大肚子的彌勒佛向我們嘻嘻而笑,給我們歡喜;「出寺難求俗慮拋」,離開了寺院,走入社會,陷身紅塵,就很難保持歡喜,很難拋棄世俗的牽掛顧慮。
  
  「俗慮惱人無止境」,世俗的憂慮煩惱,是沒有止境的,最要緊的是「不如時與世尊交」,時時刻刻跟釋迦牟尼佛,跟世尊、如來經常交通、交流,時時刻刻保持佛心。
  
  我們每天的生活裡,一顆心就包含了天堂地獄,時而有為善的心,所處即是天堂;時而有貪瞋、愚痴的心,又何異在地獄餓鬼道輪迴?我們每天不知道天堂地獄來回多少次,假如我們存養一顆佛心、慈悲心,凡事給人歡喜,拔除眾生的痛苦;給人幫助,替眾生服務,那麼我們就如同時時生活在天堂淨土中,清淨快樂。
  
  《說苑.雜言》云:「與善人居,如入蘭芷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則與之化矣;與惡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!」就是所謂的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」常親近聖賢,耳濡目染,自己也陶冶出聖賢風範;與惡人交往,如入鮑魚之肆而不知臭,多少會受惡習的污染。社會上有些人交友不慎,常常犯下彌天罪過,甚至牽累家人,就是「俗慮惱人」之害。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,要存佛心,「朝朝共佛起,夜夜抱佛眠」,自己即心即佛,以佛心看待社會,看待世間,一切都是無限的美好,如同彌勒佛的笑容一樣,每天生活在快樂裡,何等逍遙,何等灑脫!

誰云鷲嶺佛難逢,佛在心中哪有蹤?涉水登山空負累,不如端坐自家供。
  
  --清.佛裔
  
  誰說靈鷲山頂很難找到佛?要在靈山會上和佛相逢,真的很難嗎?
  
  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就在汝心頭;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」你不要以為佛陀是在鷲嶺靈山會上,你萬里迢迢到靈鷲山去找佛,到了靈山也不見得見得到佛陀,佛陀在哪裡呢?佛陀在我們的心中,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,把自己的心修好,自己心裡自性的佛就會現前;心沒有修好,心中也不會有佛的蹤跡。現在的人千山萬水、萬水千山的參訪、去朝山,如果沒有正信,沒有悟覺,都是空費草鞋錢,只能算是一趟觀光遊歷而已。
  
  「佛在世時我沉淪,佛滅度後我出生;懺悔此身多業障,不見如來金色身。」如果你想見如來的金色身,要懺悔,就要自己反觀自性,不一定要涉水登山的參訪聖蹟,勞碌不休地奔波。唐朝無盡藏比丘尼有一首詩偈:「終日尋春不見春,芒鞋踏破嶺頭雲;歸來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」就是說即心即佛,不要心外求佛覓法,自家的真如本性裡有無盡寶藏,只要「端坐自家供」,坐在家裡用心參學,佛性自會從心裡顯現。
  
  所以我們現在最要緊的是找回自己,而不必去外相、外境上覓求。心外的境界,心外的諸相,終究不是我的東西,我只要迴光一返照,照見自己的佛性,找到自己的自在,找到自己的真如,找到本來的面目,忽然山川宇宙大放光明,人生處處鳥語花香,這是多麼美妙呀!

潛龍終要投深浦,巢鳥應須占健枝;名利門中難立足,隱藏雲水更何之。
  
  --清.永明
  
  「潛龍終要投深浦,巢鳥應須占健枝」,蛟龍一定要沉潛到深水裡才安全,飛鳥應該棲息在堅牢的枝幹上,人應該在什麼地方安住呢?
  
  「名利門中難立足」,安住在名位裡,名位不能久長;安住在金錢上,金錢靠不住,刀兵水火、強盜土匪、不肖子孫都會使錢財散失;把身心安住在感情裡,感情隨時會有變化,夫妻會離婚,父母子女容易生嫌隙不和。所以把我們的身心安住在名利、感情、金錢上,是不可靠的,不如「隱藏雲水更何之」,把自己隱藏在雲水裡,像雲,像水,自在來去,不必執著,不受拘束。古人說「良禽擇木而棲,忠臣擇主而事」,鳳凰不遇到梧桐樹不會棲息下來;忠良賢能的人不遇明君,是不會出仕任官的。我們安住身心也應該有選擇,把身心投入不安全的地方是非常危險的。
  
  做人,怎麼樣才能安全呢?《雜寶藏經》說:凡事心存誠懇,而不虛情假意;凡事心存恭敬,而不藐視他人;凡事心存謙讓,而不貢高我慢;凡事心存和樂,而不厭煩暴躁;凡事心存感恩,而不自讚毀他;凡事心存慈愍,而不幸災樂禍;凡事心存法善,而不貪戀物欲;凡事心存寬恕,而不吹毛求疵。能如此自然就能安全、自在。
  
  假如能從名枷利鎖超脫出來,像雲一樣自在,像水一樣自由,是人生多麼美妙的生活啊!

身在營中心出家,身披鎧甲是袈裟;刀刀親見彌陀佛,箭箭射中白蓮花。
  
  --清.吳生
  
  這一首詩偈的意思是:有的人身在山林,心戀紅塵;有的人身處鬧市,心在山林。學道,不必拘泥身分,出家固然容易學道,在家也一樣可以學道,各種行業士農工商,都不妨礙學道,學道也不妨礙工作。
  
  服兵役和學道會違背嗎?當然不會!服兵役一樣可以學道,當兵要打仗殺人,是犯殺戒的,怎麼學道呢?重要的在於為什麼要殺人?假如是用仇恨心、瞋恨心、私心去殺,當然這是不當的。如果是以救人救世的心,大慈悲的心、降魔的心,雖誅殺亦有功德。釋迦牟尼佛過去在因地修行時,殺一個惡人,救了五百名商人,這也未嘗不可。所以說「身在營中心出家,身披鎧甲是袈裟」,就算人在軍營中,只要心裡有道念,就是心出家,如維摩詰居士,身處居家,不著三界,示有妻子,常修梵行,就算鎧甲披在身上,也等於是披袈裟一樣!
  
  出家,有身出家心沒有出家、身心都沒有出家,心出家身沒有出家、身心俱出家四種。能身心俱出家固然很好,若身不出家心出家,像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群中十幾年,仍一樣在修行,也是境界很高。
  
  「刀刀親見彌陀佛,箭箭射中白蓮花」,就算是在軍中,只要有道念、有修行,在刀槍環伺之下都可以見到彌陀佛,只要是以佛心對待世間,箭箭射出的都是白蓮花,不會離道的。所以真正修行的人,身披精進的鎧甲,手持智慧的寶劍,統領六度的大軍,殺除煩惱的賊寇,表相並不重要,有道才重要!

未曾生我誰是我?生我之時我是誰?來時歡喜去時悲,合眼朦朧又是誰?
  
  --清.順治
  
  這首偈語,出自清朝順治皇帝的〈讚僧詩〉。他說得很對,我們哪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?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?
  
  人的身體由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成,一旦離散,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。在五趣六道裡流轉,隔個趣道就迷失了自己,胚胎裡知道什麼?等父母生下我以後,我又是誰呢?我們都是生而歡喜死而悲傷的人,但是什麼是真正的悲?什麼是真正的喜?
  
  有一位禪師到施主家托缽,恰巧這家主人生了兒子,恭喜道賀聲盈耳不絕,一片喜氣洋洋。禪師卻在門口放聲大哭,主人很奇怪地問:我家剛剛添了兒孫,大家都替我歡喜高興,禪師為什麼反而哀哭呢?禪師回答說:我不是哭別的,是哭你家又多一個死人。
  
  生從死來,不生就可以不死,有生才有死。杜甫曾做詩,說:「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。」後來的人對於生死長短除感慨係之外,也有人因此打趣說:我年七十不為奇,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,中間只有五十年,一半又在夜間過去了,算來算去只有二十五年,二十五年又受盡多少奔波煩惱!
  
  現代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,但在無限的宇宙時空裡,一百二十歲也是一剎即過,更何況一般人並非個個有百歲高壽,很多人黑夜裡合眼朦朧時,一口氣上不來,就一命嗚呼了!
  
  生之喜,死之悲,是人之常情,但是一個有智慧的人,不會任寶貴人生倏忽蹉跎,不會任自己醉生夢死。因此,我們對迷悟要警惕,對生死要豁達!

天下叢林飯似山,缽盂到處任君餐,黃金白玉非為貴,唯有袈裟披肩難。
  
  --清.順治
  
  這首清朝順治皇帝讚僧詩的偈語,把出家人修道的崇高神聖境界形容得很明白。「天下叢林飯似山」,天下的叢林寺院,多得讓出家修道的人吃飯不愁,掛單不完。「缽盂到處任君餐」,只要具有出家人條件,就可以缽盂隨身萬里遊地到處參學,多麼灑脫逍遙。
  
  「黃金白玉非為貴,唯有袈裟披肩難」,世間上有什麼寶貴?以世俗的眼光來看,當然是黃金、白玉,但是以修道者的眼光看來,最寶貴的莫過於一生披搭的袈裟,晉朝慧遠大師說:「袈裟非朝宗之服,缽盂乃聖賢之物。」
  
  出了家以後,瀟灑超越的生活與一般人不同。袈裟又稱福田衣,披了袈裟就等於穿了福田衣一樣,可以做為世間上的福田。袈裟的寶貴,不在於它的價值,只因袈裟代表了一個出家人的責任──紹隆佛種,光大如來遺教,弘揚佛法,普度眾生。
  
  出家人,肯犧牲小我,把自己奉獻給大眾,為眾生消災解殃,祈福化難,是生命的大醫王,唯願世間上的出家人都能知道自己任重道遠,寶貴這一肩袈裟!

悲歡離合多勞慮,何日清閒誰得知?若能了達自家事,從此回頭不算遲。
  
  --清.順治
  
  「悲歡離合多勞慮,何日清閒誰得知」,我們一生在世事無常中掙扎,在人情冷暖中計較,多少的悲歡,多少的離合,種種辛苦、種種勞慮,誰不希望享受一點寧靜、一刻安閒?可是在現實人生中,真箇清閒難求,寧靜難得,連順治皇帝都要慨嘆「朕為大地山河主,不及僧家半日閒」,可見在忙碌的日子中,清閒多麼重要!
  
  今日社會,度假制度普遍受到重視。每逢周末假日都有安排,有調息,養足精神,才能走更長遠的路,可惜名韁利鎖纏人,很多人不知道清閒的逸趣,每天盡是忙忙忙,忙得忘失失自己,不知道生活的菩提意義!
  
  「若能了達自家事,從此回頭不算遲」,自家事,不是指黃金、美鈔、功名、感情……,而是指自己有沒有信仰?有沒有發心?有沒有慈悲?能不能跟人家結緣?會不會安住身心?你能了達這些自家事,「從此回頭不算遲」。
  
  我們做人,除了要有向前的奮鬥,也要有回頭的閒適。回頭,要換心;將貪瞋痴的心,換成戒定慧的心;將污穢骯髒的心,換成清淨無欲的心。一個人一直往前走,會占去很多空間,沒有一點轉身的餘地。所以話不要說得太絕,留個轉身的空間;做事也要敦厚一點,給人一點寬裕的空間。
  
  回頭,除了換心、轉身之外,還要改性:把壞脾氣、貪瞋心的性格,改成善良、好脾氣的本性,心地寬廣,有豁達大度的胸襟,這才是真清閒!

覺樹枯榮幾度更,靈山寂寂待重興;此來不用傷遲暮,佛法弘揚本在僧。
  
  --民國.太虛
  
  太虛大師在抗戰期間,曾一度到印度靈鷲山時,有感而發地寫下這首偈語。  
  所謂靈山,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靈山會上,當初佛陀說法時,百萬人天聆聽。現在靈鷲山雖然還在,只是已荒蕪了,所以太虛大師說「覺樹枯榮幾度更,靈山寂寂待重興」,菩提樹茂盛了又枯萎,枯萎了又茂盛,經過好多變化,如今靈鷲山也很寂寞,需要重新發揚,把佛陀百萬人天聽法的盛況,重新振興。
  
  我個人曾經六度到靈鷲山去過,每次到靈鷲山,也像太虛大師一樣不勝感慨!是的,現在的靈鷲山荒涼又蕭條,但是在我們佛教徒心中,仍有它神聖的意義。每次我在靈鷲山禮拜,都想終老於此。我們常說: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就在汝心頭;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」靈鷲山現在是枯萎了,但在我們心目中,仍不失去神聖的分量!
  
  「此來不用傷遲暮」,到了靈鷲山,不必悲傷來得太遲,也不必悲傷年華老去,或有不見如來金色身的慨嘆。「佛法弘揚本在僧」,弘揚佛法本來就是我們僧伽的家務事,若佛法只靠佛陀來宣揚,那我們這些弟子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做些什麼呢?所以「佛法弘揚本在僧」,每一個出家人,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心,要紹隆佛種,要光大如來遺教,要弘法度眾。我們可以做的方式很多,如教育、慈善、文化等等,只要對人間眾生有利益,就應該把佛法傳授出來,「弘法是家務,利生為事業」,願我們佛教徒及僧俗大眾都能精進,互相勉勵!

大千一粟未為寬,打破娘生赤肉團;萬法本閒人自鬧,更從何處覓心安?
  
  --民國.八指頭陀
  
  這是一首八指頭陀老禪師的偈語。
  
  八指頭陀是民國以來第一任中國佛教會會長,他自小沒有讀過什麼書,詩偈完全從悟性中自然流露。在童年時代,有一次在洞庭湖乘小船,就曾順口吟出:「洞庭波送一僧來。」
  
  「大千一粟未為寬」,大千世界也只是滄海一粟,在無盡無量的虛空裡,只是一點點塵影而已。在佛教裡,須彌山不算大,芥子不算小,一沙一石可以包容三千大千世界,芥子也可以包容一座須彌山。所以大也好,小也好,只是一種互容,不是比較。
  
  「打破娘生赤肉團」,要緊的是:要證悟父母未生我之前,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?只要佛性一證悟,管它大千世界,管它無邊虛空,當下就與自己的本性一如也。所以過去有句詩偈:「若人識得娘生面,草木叢林盡放光。」假如我們認識到父母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,草木叢林都放光,三千千世界都踏在自己腳下了。
  
  「萬法本閒人自鬧」,世間萬事萬法,本來是如如不動的,可是人們硬要把世間搞得忙亂煩躁。人心本來安閒,硬是心隨外境轉變,真是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」自己興風作浪,害得世間人也不得安寧,正是自己擾亂了自己,「更從何處覓心安」,到什麼地方也找不到自己的安心之道呀!安心的法門,在於解鈴還須繫鈴人,要快快息下自己動亂的心,找回本來面目,才能與大千世界宇宙同在!

禪心一任蛾眉妒,佛說原來怨是親;雨笠煙簑歸去也,與人無愛亦無瞋。
  
  --民國.蘇曼殊
  
  這一首偈語點了只要是人,都有一顆禪心。
  
  什麼是禪心呢?就是無人我,不計較,不執著。禪心是一種自然,一種包容,一種安住,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,能將這點禪心發揮出來,生活就非常美妙了!
  
  「禪心一任蛾眉妒」,你有了禪心,對人家的毀謗、嫉妒、障礙都會無所動心,將這無所動的心,服務於國家社會,就不會分別你我,計較得失了。
  
  「佛說原來怨是親」,有時冤家對頭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,如提婆達多一直在陷害佛陀,甚至於要置佛陀於死地,也就是因為提婆達多惡毒的心腸,反而增長了佛陀人格的偉大。所以沒有黑暗,哪有光明?沒有罪惡,哪有善良?沒有亂動,哪有寧靜?沒有魔,哪有佛?我們要將冤家看成逆增上緣,是在成就我們的修行。
  
  「雨笠煙簑歸去也」,下雨時,只要有頂斗笠,在煙雨濛濛中穿著蓑衣歸家,回到家就安穩自在了!佛法,就是我們人生的家。
  
  「與人無愛亦無瞋」,我們與人相處,要保有無愛亦無瞋的心態。有些人愛憎強烈,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,是很偏激的觀念。三祖僧燦大師曾說:「至道無難,惟嫌揀擇,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。」如能將愛憎中道一些,我們的生活就不會那麼掛礙,佛法也常講生佛平等、冤親平等、佛魔平等,懂得了這個道理,人生多少悲歡事,都可以付之笑談中了。

青山幾度變黃山,世事紛飛總不干;眼內有塵三界窄,心頭無事一床寬。
  
  --日本.夢窓疎石
  
  「青山幾度變黃山」,人間滄海變桑田,桑田淪為滄海,世界是成住壞空,人心是生住異滅,人生是生老病死,一切是那麼變異,那麼無常!所謂「長江後浪推前浪,世上新人換舊人」,誰成誰敗?孰得孰失?青翠山巒眨眼枯萎成一塚黃山,春風一吹拂,又綠草紅葉,花團錦簇。無常的陰影四處潛伏,誰逃得掉?誰躲得過?
  
  「世事紛飛總不干」,世間的無常,心念的生滅,人生的老死,在這些無常的陰影下,如何能不受其影響呢?必須要證悟真如本性,找到自我,找到盡虛空,遍法界的真我,到那個時候大千世界都是一禪床。
  
  有一個犯人被關在只有六尺見方的監獄牢房裡,老抱怨空間太小,手腳都伸不開。有一天,牢房飛進一隻蒼蠅,犯人躡手躡腳撲過去,用力一抓,蒼蠅飛到西邊,犯人趕到西方伸手一抓,蒼蠅又飛回東邊,犯人左撲右抓,蒼蠅忽東忽西,怎麼抓都抓不到。這時他才領悟;平日一直嫌囚房窄小,但在今日捕捉蒼蠅時,又嫌囚房太大!「眼內有塵三界窄,心頭無事一床寬」,我們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子,心裡容不了別人,甚至連親人有時都嫌多餘。如果能祛除貪妄,做到心頭無事,處處不計較,時時能寬容,就可以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就算你睡在方寸之小的床上,感覺也如法界之寬!

終日忙忙無了期,不如退步隱清居;草衣遮體同羅緞,野菜充饑勝飽肥。
  
  --念菴
  
  讀這首詩偈,眼前似乎浮現了一個隱者的無爭生活。
  
  「終日忙忙無了期,不如退步隱清居」,世人終日為五欲忙碌,為種種追求而不得安寧,為人我是非在辛苦,我們只曉得往前追求,殊不知前進的世界,哪有退步的境界高?我們看農夫「手把青秧插滿田,低頭便見水中天,六根清淨方為道,退步原來是向前」,農夫們一步一步後退,便可以把一畦田的秧苗插好,退步也是向前。前面的世界固然錦繡滿眼,退一步的世界更是海闊天空!
  
  「草衣遮體同羅緞,野菜充饑勝飽肥」,一個人不要太執著,不要做欲望的奴隸,能看破放下一切,就算是穿一件簑衣蔽體,也等同綾羅綢緞莊嚴美麗。吃飯,不一定非要珍饈美味,一盤青菜蘿蔔,也可以飽腹。更何況從現代醫學健康角度來講,精緻的飲食不太健康,粗食反而增加營養!所以佛門提倡素食,既可培養慈悲心,又可增進健康,訓練耐力。像牛、馬、大象、駱駝都是素食動物,耐力就很強;老虎、獅子是肉食動物,雖然兇猛,但缺乏耐力,不能持久。
  
  古德也說:「口中吃得清和味,心裡常思佛土居。」如果我們能夠安分守己,粗茶淡飯的生活,擺脫物欲的牽絆,我們的思想境界自然更高人一等。

斗米千錢我不收,十三年返故家園;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作馬牛。
  
  --念菴
  
  念菴禪師平常是安貧樂道,「斗米千錢我不收」,人家供養他的資糧、金錢都不收,自己所用也極有限。「十三年返故家園」,他參禪學道了十三年,才回到故鄉;回鄉探親後,也有自己的看法,認為「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為兒孫作馬牛。」
  
  他認為對兒孫不須溺愛,積德給兒孫,比留下遺產還要好,所謂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。」現在的父母對兒女很孝順,而孝順的兒女卻很少。「記得當初我養兒,我兒今又養孫兒;我兒餓我由他餓,莫叫孫兒餓我兒」,這詩偈真把人間父母、子女的關係說得非常透徹,當初我茹苦含辛養兒育女,現在我的兒女又成家養兒育女;我的兒女餓我,我不計較,唯一的願望是孫兒孫女不要餓到我的兒女,為人父母對子女的劬愛顧念,至死方休,這真是天下父母心呀!
  
  現在的父母應如何對待兒女才好呢?應該多為他們積德,不要積財,讓兒女有開創自己前途的意志、能力,不要使喚兒女、壓迫兒女,要他們這樣、要他們那樣,強迫他們依照一定的模式成長。兒孫自有兒孫福,不必對兒孫太多掛礙憂心,讓他們自由去發展,創造自己的美好前程。

世事紛紛如閃電,輪迴滾滾似雲飛;今日不知明日事,哪有工夫論是非。
  
  --念菴
  
  「世事紛紛如閃電」,世間事,如石火電光般易逝,如黃梁夢一般無常易醒。「南柯一夢」的典故中,養兒育女、升官發財的榮華富貴,夢一醒,就什麼都沒有了。現實人生也如此無常,如閃電般飄忽易逝。
  
  「輪迴滾滾似雲飛」,人在五趣裡流轉,在六道中輪迴,時而天上人間,時而地獄餓鬼畜生,轉來轉去,就像滾滾的流水,到底要奔流到哪裡去呢?
  
  「今日不知明日事」,世事疾速突變難以掌握,今日哪能預知明日事。俗語說:今晚脫下襪和鞋,不知明日穿不穿得上?如果我們真能體會「無常」,體會生命可能隨時消逝,那麼,一場車禍或一次意外降臨吾身,今晚睡前脫下來的鞋襪,都不知道明天還穿不穿得上?我們「哪有工夫論是非」呢?人生如此變幻莫測,生命不過是一沫水泡而已,哪有多餘時間、工夫論說人我是非!
  
  有名的懶融禪師有一天掃地時,被柴火煙灰薰得眼淚鼻涕直流,有人見著了,就喊他:「禪師!把眼淚鼻涕擦一擦吧!」懶融禪師一個白眼瞪回去:「我哪有閒工夫為世間俗漢揩鼻涕!」
  
  連揩拭自己鼻涕的時間都沒有,忘我竟忘到如此境界,可見他精進的程度!
  
  處世為人,應有「今日事,今日畢」的工作態度,不要將今年的工作擺到明年,將現在的事情拖延到未來。人生苦短,歲月無多,悔悟要及時,修道要趁早,越早越好!

句中有眼悟方知,悟處還同病著錐;一箇機關無兩用,鳥窠拈起布毛吹。
  
  --于湖
  
  文字般若藏在文句裡,你如果有慧眼,才能了解到本真;否則不能體會它的真義,落入文字障,不但是沒有得到益處,反而是障礙。
  
  白雲守端禪師跟楊岐方會禪師學道,多年不得開悟,楊岐方會問他:「你師父當年是如何開悟的呢?」「我師父茶陵郁禪師一次在橋上摔了一跤,因而大悟!」「你怎麼知道?」「因為師父摔跤大悟後,寫下一偈:『我有明珠一顆,久被塵勞封鎖,如今塵盡光生,照破山河萬朵!』」
  
  楊岐方會禪師聽了以後,露出怪異的表情,哼哼地笑著離開了,白雲守端不知道這種冷笑的原因是什麼?心裡一直七上八下,一連數日,飯也吃不下,覺也睡不著。最後忍不住去問楊岐方會禪師為何發笑?楊岐方會說:「你連我們寺院門口玩猴把戲的都不如。玩猴把戲的人,為了博君一笑,不惜做種種表演,賣弄辛苦的動作。我現在只不過一笑,你就飯也不吃不下,覺也不睡不著,實在一點功夫也沒有!」白雲守端終於言下大悟!
  
  是呀!為什麼別人一笑,自己就不自在了呢?為別人的一句話,就痛苦難過呢?為了一件事看不慣,就計較厭惡?「悟處還同病著錐」,你覺悟的關鍵,還須在你的病症上,下針服藥呢。當初鳥窠禪師有徒弟,在他座下十幾年了,都沒有開悟,一天向鳥窠禪師告假下山,鳥窠禪師問:「為什麼?」「我要去參禪聽佛法。」「我這裡不是也有佛法嗎?」「老師都不曾教導我,怎會有佛法?」鳥窠禪師順手抓起身上的布毛一吹,說:「這不就是佛法嗎?」這位弟子當下開悟了。
  
  開悟的關鍵不在布毛,重要的是十幾年歲月的修持,機緣一會,功道自然熟成,否則,就算你拿起整件衣服來甩,也不能開悟呀!

 

若人欲拿金碧峰,除非鐵鍊鎖虛空;虛空若能鎖得住,再來拿我金碧峰。  

 --金碧峰
  
  這一首偈語是講金碧峰禪師修行時,一入定就是很多天,到了該圓寂時,閻羅小鬼夜叉到處找不到他,因為金碧峰禪師在禪定中無形、無相,夜叉小鬼只好向城隍土地公求助。土地公說:「金碧峰禪師是個有道高僧,他一入定是不容易出來的,除非你將他最心愛的一個玉缽移動,讓他誤以為有人要偷他的玉缽,他一急,就會出定了!」
  
  夜叉小鬼一聽,真的就去搖動玉缽,金碧峰禪師聽到玉缽搖動聲,心一亂,趕快出定,一看,原來是兩個夜叉小鬼搗蛋,金碧峰禪師心想:一念貪愛玉缽,不但不能在定中安享禪定樂趣,還出定給無常小鬼逮捕,真是劫數。就立刻將玉缽摜碎,自己重新入定,留下了這首偈語。
  
  「若人欲拿金碧峰」,假如有人要捉拿我金碧峰,「除非鐵鍊鎖虛空」,除非用鐵鍊將虛空鎖起來;「虛空若能鎖得住」,虛空是無形無相的,如果能用鐵鍊子鎖住虛空,「再來拿我金碧峰」。夜叉小鬼眼看金碧峰禪師又入定,真是無可奈何!
  
  清乾隆皇帝一次南遊出巡至金山寺,與法磬禪師一起站在長江邊,問禪師:「長江一天有多少艘船經過?」「兩艘船!」「怎麼會只有兩艘船?」「一艘為名,一艘為利,所以只有兩艘船。」
  
  其實,名利也是緣於貪念、執著。人心的貪念、執著是修行上很大的障礙,如果能突破貪、瞋、痴等無明繫縛,自然在人生境界上有很大的轉機,所以說,只要沒有貪念,沒有執著,就不會被繫縛,生死也就不必畏懼了。

了妄歸真萬慮空,河沙凡聖體通用,迷來盡似蛾投焰,悟去皆如鶴出籠。
  
  --僧潤
  
  聖凡不二,迷悟的分別在哪裡?
  
  《大乘起信論》上說:我們一個心開了二個門,一個叫心真如門,一個叫心生滅門。心真如門是我們成佛做祖的根本,心生滅門是我們流落五趣六道的原因,因此我們要把流轉虛妄的生滅心,返本歸源,還為真如佛性的真心。
  
  「了妄歸真萬慮空」,了解什麼是虛妄的,把虛妄去除,回歸到真實的世界裡,回歸到真實的真心裡。萬慮皆空等於是朗朗晴空沒有什麼可掛礙,萬里晴空一朝風月,就是自己的本性現前了。
  
  「河沙凡聖體通用」,恆河沙數的凡夫聖賢,本體上、佛性上統統是一樣真實的。《華嚴經》中描述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證悟,成就正覺時,就發出他的慨嘆:「奇哉!怪哉!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;若離妄想,一切智、自然智、無礙智,即得現前。」原來大地眾生都和佛陀一樣,無二無別!《法華經》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,就是你欺他、傷害他、侮辱他、謾罵他,他都向你禮拜,而且尊重恭敬地跟你說:「我不敢輕視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!」他對人的尊重,其實就是尊重自己的佛性!
  
  「迷來盡似蛾投焰,悟去皆如鶴出籠」,迷是什麼樣子呢?如飛蛾投火,春蠶自縛。覺悟又是什麼樣子呢?好像出了籠的鶴鳥,自由自在地飛翔。因此聖凡只有迷悟的分別,迷即眾生,悟即佛。我們要去迷證悟,這是參禪學道者最首要的任務。

生死河邊箇破舟,七穿八落半浮沉;娑婆業海風波惡,苦勸諸君努力修。
  
  --孤雲鑑
  
  人生苦海,如同老牛拉車,牽牽絆絆痛苦無量,在生死大海航行的這一條破船,究竟能維繫多久?唯有及早修行,把這條破船趕快補好,否則「生死河邊箇破舟」,生死河浪狂濤洶湧,太危險了!「七穿八落半浮沉」,沒有道念作舵手,這條破船真是七穿八落,在無邊業海裡載浮載沉,實在是驚險萬分。「娑婆業海風波惡」,娑婆世界,業海茫茫,人間風波險惡無比。「苦勸諸君努力修」,希望大家努力修行,不要行屍走肉過一生啊!
  
  談修行,但要如何修行呢?有一首偈語這麼說:「修自修他修人我,修身修口修佛心;修時修地修密行,修禪修淨修福慧。」修行,先把自己修好,自己修好了再幫助別人修行,助益別人,再來修人我,把人我之間的關係弄好。
  
  人世常有很多痛苦,你要免除種種痛苦,必須修自、修他、修人我,要修身、修口、修佛心。身不修,身會造業,身犯的業有殺、盜、邪淫;口犯的罪業有妄言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;心犯的罪業有貪、瞋、痴。我們的種種罪業都是從身口意而來,必須修身修口修佛心,才能免除災孽橫殃。
  
  「修時修地修密行」,我們修行,必須在時間分秒裡修,在佛堂、家庭、社會各地裡修,不一定要給別人知道,可以完全自己密修。「修禪修淨修福慧」,修禪要參禪定,修淨要念佛,凡是福慧雙修、行解並重,這樣的修行必定能得到很大的功效,方能突破娑婆業海的侵襲。

五蘊山頭一段空,同門出入不相逢,無量劫來賃屋住,到頭不識主人翁。
  
  --老宿
  
  老宿禪師說「五蘊山頭一段空」,這五蘊是指我們每一個人的「我」,五蘊是「我」的代名詞。我有一個身體,我有一個心理,我有一些活動,我有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五種身心的集聚。本來的「我」是真如自性,給五蘊無明蓋覆,不能悟解,就有隔陰之迷。前世的我,到了今生換了一個身體,隔一個陰陽界而生迷惑。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中,色是物質的意思,就是肉體;識是心識,是認識,是我們的精神。物質和精神集合在一起,有受、想、行的作用,成為人的言語、心念、動靜,就叫做五蘊。在佛法裡,常說人身是四大五蘊的假合,四大就是「地、水、火、風」,表示物質,和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五蘊集聚在五蘊山。五蘊為什叫做山?因為五蘊很執著、頑固,像頑山一樣。世間上很多貪、瞋、痴都是因為有我執,人生一切苦惱因為有我執,一切自私因為有我執,實際上「五蘊山頭一段空」,我空,我不真實,我的一切都是虛妄的。
  
  人生短短幾十年,如腐草與螢光,應該在短暫虛假的人生以外,尋找一個真實歸宿。可惜,人不知道尋求真實的本來面目──真性,反而任由五蘊欲念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裡出入,大家勾心鬥角,互相猜忌,真是「同門出入不相逢」。
  
  「無量劫來賃屋住」,從無量阿會祇劫以來,人好像租個身體居住,這個身體好像是我們的房屋,我們住在裡面,房屋隨時會倒塌,會腐朽,我們卻毫不知情。「到頭不識主人翁」,到頭來對這個身體真正的主人翁都不認識,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想想實在太可惜!不屬於我們的,我們執著不放;真正屬於我們的,近在眼前,卻不認識。

不怕虎生三個口,只怕人懷兩樣心;逢人且說三分話,未可全拋一片心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不怕虎生三個口,只怕人懷兩樣心」,老虎可怕,老虎可怕,長了三張嘴的老虎更是兇猛,但是真正可怕的是虛偽的人,懷有陰陽兩樣心。俗語說:「畫虎畫皮難畫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」有形的敵人或是明刀明槍,並不算太可怕,反而是看不見的貪瞋痴、邪見、偏激、傲慢……,才是真正可怕的敵人!防人容易,防杜自己潛意識的欲念才難。
  
  「逢人且說三分話」,老於世故的人,都懂得說話謹慎,不把話說得太滿,尤其在一切都還沒有實現之前,不要輕易曝光,以免樹大招風,後果難以收拾。與人相處交往,「未可全拋一片心」,倒不是說我們對別人不必真誠,最主要的是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在這個無奇不有的社會上,有人表面與你非常親近、友愛,一腔甜言蜜語非常動聽,其實心裡懷著鬼胎,你救度不了他,只好節省力氣,把心力奉獻給更需要救度的溺者!
  
  在現今社會中,長養自己的真心、誠心、慈心與愛心的同時,也要有防範別人的假心、偽心、害心與恨心的保護措施,才能自在安然地面對人群。
  
  佛教中的防範未然,也是進德修業的一項重點,防他人的惡心惡念,更要提防己身的惡意惡行,才是符合潮流,符合佛法的身心環保。

深山畢竟藏猛虎,大海終須納細流;是非只為多開口,煩惱皆因強出頭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深山畢竟藏猛虎」,猛虎雖然不隨便出沒於大街小巷,只在深山裡臥藏者,卻畢竟是凶猛噬人的厲虎。就如一個真正有為的人,也不輕易炫耀表現,懂得深藏不露,韜光養晦,才是高人。
  
  「大海終須納細流」,大海之所以為大海,是因為它不排拒細流,江河溪水統統匯流大海,海自然浩瀚廣大。一個人要想偉大,就必須懂得包容!
  
  「是非只為多開口」,世間是非恩怨太多,主要是由於說話不慎招惹出來的,如果大家言語不三思,不懂謹言慎行,難免就有了矛盾、是非的產生,而招惹怨恨。
  
  「煩惱皆因強出頭」,煩惱從哪裡來?是從我們不認識、不吃虧的爭強好勝而來。較大的煩惱如貪欲、瞋恨、愚痴、我慢、懷疑、邪見等,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大煩惱。
  
  這首偈語開示我們:拳頭不要常打出去,儲存的拳掌才會有力量!眼淚不要輕易流下來,忍耐才會有力量。如果眼淚輕易灑落,輕易發洩,內心的激勵力量減除,就不容易蓄積能量。因此,一個人要懂得深藏,要能包容,處在社會裡就比較不會有煩惱、是非。
  
  是非來臨時,處理是非也有原則:第一、不說是非;第二、不聽是非,第三、不怕是非。所謂「是非朝朝有,不聽自然無」,是是非非在別人嘴邊搬來弄去,我們何必一般見識?何必認真計較?更何況「是非止於智者」,無能的人才不會處理是非,不會處理垃圾,才會緇銖必較地把自己弄得千煩萬惱。有思想、有能力的人常用三學、四無量心等解除煩惱,自然沒有煩惱跟是非了。

夢裡堆藏總是金,一場富貴喜難禁;枕頭撲落忽驚起,四壁清風無處尋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詩偈是在說人生如夢。在夢裡發財、娶妻、生子、富貴,真是好熱鬧,一夢醒來卻無處尋覓。
  
  「夢裡堆藏總是金」,凡人做夢,多求金銀富貴,像黃梁一夢,唐代有位姓盧的書生,常常幻想升官發財,有一次在旅居的客棧裡睡覺,一夢成真,夢中平步青雲的娶妻、生子、升官、發財,福壽全歸後悠然醒轉,那旅店的黃梁還沒有煮熟,短短一刻他已歷盡了一生的榮華富貴,後人就常常把富貴榮華比喻為黃梁夢般的短暫。
  
  另外,「南柯一夢」的傳奇典故中,是說唐代書生淳于棼在一棵槐樹下睡覺,夢見自己被皇帝招為駙馬,升任南柯太守,功名顯赫、兒孫滿堂。醒來,卻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空的,什麼都沒有,一場富貴不過是南柯一夢。
  
  人活在世間,一世光陰如夢、如戲,有時候實在很渺茫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夢中分明清楚地有這樣、有那樣的經歷,一覺醒來,除了枕頭掉在地下,除了心跳和幾滴清淚外,什麼都沒有留下來。如果我們能及早體悟到人生如夢,就能夠把人生的夢做得真實有意義一點。比方說:古人所言的三不朽──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要建立功勳給後人,要將道德留給人間,把好的言行留給後世做典範,如果做到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雖然人生如夢,這個夢也還是有意義的!

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;到得原來無別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。
  
  --宋.蘇東坡
  
  這首偈語是宋朝蘇東坡居士所作,很有禪意。
  
  「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」,它形容一個人嚮往廬山的濛濛煙雨和浙江錢塘潮水的澎湃,很遺憾一直沒有機會登臨廬山、親見浙江錢塘潮水。
  
  「到得原來無別事,廬山煙雨浙江潮」,後來他終於親臨廬山、浙江,看到了濛濛煙雨、澎湃潮水,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,只覺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,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。
  
  我們對未知的事情都很好奇,對得不到的東西總是一心追求。廬山煙雨你未曾見之前,它是神奇的廬山煙雨,你見了,心裡的神秘感消失,它也就只是廬山煙雨。浙江潮水你未親見之前,它是澎湃壯觀的浙江潮,在你的想像中飛舞,你到了,它還是浙江的潮水,不因你到不到而增減。
  
  佛法,就是要以平常心對治好奇心,世間一切有它自然的道理,不一定非要得到才是我的,非要見到才是我的。沒有見過的東西,可以用心眼去想,心耳去聽,不必加意誇張渲染。只要我們用平常心來看待這個世界,快樂也好、痛苦也好,有也好、無也好,能夠不在這些外境上面計較、起煩惱,一切就會顯得那麼自然,那麼本色了。
  
  很多人憤世嫉俗,有懷才不遇的慨嘆,實在是多餘的。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世事無常,諸相皆空,如果我們有一顆平常心,世間一切有也好、無也好,都看做鏡花水月。有,固然可以生活不憂愁;無,也可以心靈自在,深入體會無限、無邊、無量!得也好,失也好,能得是福氣,失去是結緣。常懷一顆平常心,能讓我們在生活裡不因好奇而顛倒掛礙!

人來謗我我何當,且忍三分也無妨;卻為兒孫榜樣計,只從柔處不從剛。
  
  --古德
  
  人毀謗我們,不必太計較,要忍讓三分,吃虧一些也無妨,陰霾過去,太陽總會朗照,很多誤解都會雨過天青,化為烏有。為人行事,要給子孫做好榜樣,謙沖誠懇,光明磊落,要「只從柔處不從剛」,不要蠻橫不講理。人家毀你謗你,乍看之下是我們吃虧,其實只要能忍耐,不剛愎,不計較,日久見人心,毀謗不但傷害不到我們,反而是逆增上緣,給我們消災增福。像《四十二章經》說的:謗人、毀詆人,如同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反而飛到自己身上;又如仰天唾痰,唾不至天,唾出的痰水反而墜落自己臉上。所以對一切毀謗、閒言閒語不必介意,要多寬恕、忍耐。世間最大的力量不是罵人,不是打人,不是拳頭槍砲,而是忍辱。佛門種種的持戒修行,功德都不及忍耐大,可見忍耐的力量不可思議。
  
  所以我們修行要先學習忍耐。忍之於口,不隨便罵人;忍之於面,不現生氣相;進而忍之於心,真正做到凡事不計較。能為了孫做如此的榜樣,忍耐便是傳家之寶。
  
  《百喻經》裡有個故事:做父親的因為家裡來了客人,要兒子上街買酒菜招待,久久不見兒子回來,父親很奇怪,自己出門去買,發現兒子正在街上跟一個人面對面僵持地對立著。一見父親到來,這兒子便求救:「爸爸!這個人不肯讓路,反而要我讓他,我就跟他對著,看誰讓誰!」這個父親怒氣沖沖地教他兒子:「好!你先把這些酒菜拿回去,讓爸爸來跟他對,看誰讓誰!」
  
  一步不讓就是勝利嗎?就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嗎?為了給兒孫一個好榜樣,凡事柔和,凡事寬容,就是替子孫厚德載福了!

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?直饒熱得人流汗,荷池蓮蕊也芬芳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」,我們如果不經一番寒徹骨的努力,就不會有梅花撲鼻香的成就,凡事經不起魔劫考驗,跨不過艱難險阻,是不會成功的。梅花是冬季花卉,一經寒冷的霜雪摧逼,香味就越沁人心;人要像梅花,在惡劣的環境下仍能獨立崢嶸。
  
  「直饒熱得人流汗,荷池蓮蕊也芬芳」,寒天冰雪經得起,炎暑酷熱也要耐得住,才能算是千錘百鍊。我們學佛修行,要有「大死一番」的認識,不要只求凡事順遂,山有崎嶇,海有浪濤,人間不如意事恆常在,所以,行事要有周詳的計劃、審慎的思考,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堅毅向前。如同荷花在骯髒的污泥裡長得更茂盛,越炎熱的氣候越清香撲鼻。
  
  人人有潛能,事事有因果,驚濤駭浪磨練出好舵手,橫逆挫折才看出真本領、真實力。困境裡,一咬牙,把遍地荊棘當作陽關大道走,一腳印一血痕,只消忍住、耐住、不怨天,不逃避,走出峰迴又路轉,總有柳暗花明的新境界。
  
  在陰陽晦明的世路上,人生百味雜陳,酸甜苦辣固然要經得起,榮辱得失也要受得住,才能轉逆境為順境,反敗為勝。陰天黑地裡,心頭一點清明的佛光不滅,人生的燦爛快樂就永恆常在。

巨海茫茫性海清,何分江渠與溝坑;歸來一滴曹溪水,灑向雲廚味自珍。
  
  --古德
  
  人心,在佛教的唯識家中稱為「識」。人有八識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。八識依各自的功用,分別認識世間的一切,如:眼睛能認識青黃赤白、長短方圓……耳朵辨別各種聲音:小聲、大聲、好聲、壞聲……鼻子嗅出香味、臭味……。這些「識」,又可以稱為田地,就是所謂的「八識田」;也可以比作海,如識海無邊。
  
  八識的大海裡,龍蛇混雜,藏有各色各種東西,「巨海茫茫性海清」,是說八識的自性海裡,應該清淨無染。「何分江渠與溝坑」,世間一切,都是由識海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,不管你是江渠還是溝坑,不必以分別識執迷。
  
  世間現象,既然與我們心識的本體融匯在一起,我們便要「歸來一滴曹溪水,灑向雲廚味自珍」,不管是求學、求事、求法問道,都要將佛法利益回向給眾生,一滴禪水灑天下,普施甘霖與法喜。
  
  六祖惠能大師在曹溪弘法,很多人慕名前往參學,得到的曹溪法水,除了自受用外,還廣泛運用於生活上、事業上、社會上,終於大興禪風。
  
  有人曾問石頭希遷禪師:「你從哪裡來?」「我從曹溪來。」「你得到什麼來?」「我未到曹溪也不失。」「既然沒有失去什麼,又為什麼去曹溪?」「若不到曹溪,我怎麼知道沒有失去什麼呢?」
  
  在我們的識海心田裡,本來具足一切佛法。我們應將這些佛法,如廚師備辦珍饈佳餚分享賓客一般,讓世間人都能嚐到佛法的美味。

發腳尋師為參禪,孤雲高臥枕石眠;白月無風光自淨,青松有雨響聲寒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發腳尋師為參禪」,在僧團裡,行腳遊方的修行人大多是為求真理而發心遠遊參禪的,他們如何安排雲水生活的呢? 
  目前社會上,我們要找到一份好職業,必須先具備好資歷,有好本領,不要埋怨別人不欣賞你、不重用你,因為你沒有足夠的自備條件,就算有份好工作,也不能勝任呀!所以,發腳尋師學道也要有「孤雲高臥枕石眠」的態度。一塊石頭能作枕,不貪非分不惱,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也能隨遇而安、隨緣自適,不計較環境好壞,像空的白雲到處飄移自在,雲水生活又何妨?
  
  生活越困苦,物質越貧乏,越要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禪意,有逍遙安忍的心胸,才能隨緣自在。
  
  「白月無風光自淨」,是說在無風的月夜,皎潔的天空特別明麗清淨,做人如果不造業、不犯罪,止息內心是非、好壞、得失的亂源,使內心安詳和樂,人格清淨無染,自然「青松有雨響聲寒」,能識見自己三昧的聲光了。
  
  東晉的法顯大師、唐朝的玄奘大師,都是發心尋道的先驅者,有的渡海,有的翻山越嶺,他們用堅強的毅力,熬過一切苦難,千劫百磨不回頭,實在是「一缽千家飯,孤僧萬里遊,為了生死事,乞化度春秋」的最佳寫照。

一天風月流空界,隔嶺鐘魚應海潮,江月不隨流水去,天風直送海濤來。
  
  --古德
  
  天空的白雲,隨風飄到無邊的遠方,月光映照著無垠的星空,「一天風月流空界」的氣象,凸顯了永恆宇宙短暫人間,真是萬里晴空,一朝風月。
  
  「隔嶺鐘魚應海潮」,隔著一重山,傳來隱隱的鐘聲及篤篤的木魚聲,與海潮聲相應著,這是一幅多麼調和美麗的畫面,一切圓融無痕。
  
  活在世間上,我們的能力要和我們所做的事情相應,我們的知識要和事業相應,舉止行為要與佛法相應,人生志趣要與環境相應,就如鐘聲、木魚聲、海潮聲在耳邊匯成抑揚頓挫的音聲一樣。只要我們的能力、知識、態度、心量在社會上與大眾相應,做起事來不僅能得心應手,事半功倍,還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與讚美。
  
  「江月不隨流水去」,其義是說:你要能把握住自己,不要像流水隨現實環境飄流而忘失自己,要有「眾人皆醉我獨醒」的認知,有「雖千萬人吾往矣」的氣魄!
  
  「天風直送海濤來」,天上的風陣陣吹襲,自然直送出一波波的海濤;一個人能了解自己的需求,將自己準備好,自然無往不利。想講學,就要具備好講學的修件;要辦事,就要將辦事的條件充實好;要投資,對資本及市場配置要有計畫。將事先應準備的工作安排好、具足了,因緣自然像天風直送海濤來,自然就有美好的前程了。

達摩西來一字無,全憑心地用功夫;若要紙上談人我,筆影蘸乾洞庭湖。
  
  --古德
  
  達摩祖師當初從西天印度到中國來,是帶著心靈的禪道來的,沒有語言文字,所以說「達摩西來一字無」。
  
  「全憑心地用功夫」,達摩傳禪,不在文字語言上賣弄,全憑內心深思體會。我們要能在心地上收穫佛法,不是口說指畫就可以的,也不是禮佛合十做樣子就行了,要時常在內心觀照自己是否有慈悲?有忍耐?有智慧?有佛法?你「若要紙上談人我」,拘泥於文字語言上的辯解,就走入歧途了。語言文字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,只是一道橋樑,而不是真理,不是法。如同畫餅不能充饑,盡得文字語言義諦而不能在心理行為上印證的人,不是真正的禪者。
  
  「筆影蘸乾洞庭湖」,過去有一個國王貼出告示:假如有人能不眠不休彈三天三夜的琴,國王願獎賞十二條牛。消息傳開後,全國音樂家都前來應徵,其中有一個音樂家歌聲好,琴法妙,為了想得到十二條牛,非常賣力地拚命彈奏。三天三夜過去了、國王並未依約把牛賞賜給他,音樂家很不高興地問國王:「為什麼不實現告示上的諾言?」國王冷冷地回答:「你為了得到牛,聲嘶力竭地彈唱,只不過給人一種空歡喜;我沒有依諾言賞賜十二條牛,也是給你空歡喜,彼此誰也不虧欠誰,誰也沒有占誰的便宜呀!」
  
  學禪的人,內心要慈悲喜捨,能透出祖師西來意,才進入禪海遨遊。語言文字上的空歡喜不過是海市蜃樓,不是真正的究竟。

天地銷歸何處去,微塵幻現奈他何,見深見淺由他見,水是水兮波是波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天地銷歸何處去,微塵幻現奈他何」,山河地、日月宇宙,都由微塵積聚而現,假如有一天全消失了,我們何去何從?在夢裡影般的人間世,人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世界會成、住、壞、空。一切成住壞空的時候,宇宙世間又在哪裡?
  
  宇宙世間是如何有的?人從哪裡來?要到哪裡去?基督教說人是上帝創造的,佛教則講緣起,認為世界是成、住、壞、空的循環遞轉,人是因生而死,因死而生的輪迴,以此說明佛教的宇宙觀與世界觀。
  
  「見深見淺由他見,水是水兮波是波」,同樣的一件事,常因各人觀念的歧異,而有認知上的差距,猶如盲人摸象;摸到象腿的人,說大象像柱子;摸到象鼻的,判定大象如?;摸到象耳的人,堅稱大象似蒲扇;摸到象肚的人,肯定大象是個鼓;摸到象尾的,又斷言大象像一支掃把……。真正的大象像什麼?是要張開智慧的眼來看的。所以見深見淺由他見,個人修行程度高低才最重要。
  
  佛門常講「三獸渡河」、「三鳥飛空」的譬喻:大象、馬、兔子一起涉水過河,河水無深淺,三獸的腳跡卻有深有淺。老鷹、烏鴉、麻雀同在天空飛翔,天空沒有遠近,三鳥展翅高低翻飛卻有遠有近。真理的深淺也視各人領受力而不同,到底水是水兮波是波呀!
  
  這首偈語說明了在這個成住壞空、生住異滅的世界裡,我們要有中道的認識,才是處事妙方。

 

多年古鏡要麼功,垢盡塵消始得融;靜念投於亂念裡,亂心全入靜心中。
  
  --清.普能嵩禪師 

  「多年古鏡要麼功,垢盡塵消始得融」,我們從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以來,被無明、煩惱覆蓋了我們的真如自性,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。好像多年古鏡,被塵埃污漬,要下很多工夫去磨拭,等鏡面上的塵垢磨淨了,才能發揮鏡子照明的功用。
  
  如何找回我們清淨的本來面目呢?可以念佛,可以拜佛,可以打坐,可以修持!
  
  念什麼佛呢?念清淨心的佛,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來制止我們內心的妄念。拜佛,拜什麼佛呢?拜本心的佛,用拜佛的方式將自己心裡的佛性禮拜出來。其他方法如打坐、目的也是一樣,不外要認識我們自己。這就像身體染髒了要沐洗,衣服污髒了要清洗。洗滌了才會乾淨。我們的心髒了,被煩惱無明染污了,也要用念佛、拜佛、打坐等方法洗滌,才能將清淨的心靈顯現出來,如同古鏡磨盡,塵垢才能映照真面目。
  
  「靜念投於亂念裡,亂心全入靜心中」,我們每個人都有顆虛妄的心,常在亂念裡生亂想、起無明,要用正念來對治,糾正種種妄想雜念。尤其人在情緒低落時,容易生憤恚、逞意氣,造成無法彌補的惡果,像洶湧的怒海掀翻船隻一樣。唯有在平靜的心態下,光明清淨的本性才容易看出來,自己的本來面目也才能自然朗現,將紛亂的一顆心,回歸到靜寂的境界中,自得朗朗乾坤,海闊天空!

逆境來時順境因,人情疏處道情親;夢中何必爭人我,放下身心見乾坤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說到兩個問題:第一、遇到挫折,有心無力時要如何?當逆境來時,我們要怎樣應付?其實逆境就是順境,險峻巉巖,是登山好手的天堂;變幻長空,是飛行者的樂園。有逆境我們才懂得謹慎,就會想方法來應付,轉逆境而成順境。
  
  第二、講到人情,我們都希望別人熱情對待我們,面對冷淡的感情,我們會很難過,會反感。其實人情本自疏淡,反而是道情法愛長久。
  
  在《寶王三昧念佛直指》裡,有這樣的說法:一、念身不求無病,身無病則貪欲易生;二、處事不求無難,事無難則驕奢必起;三、究心不求無障,心無障則所學躐等;四、立行不求無魔,行無魔則誓願不堅;五、謀事不求易成,事易成則志存輕慢;六、交情不求益吾,情益吾則虧損道義;七、於人不求順適,人順適則心必自矜;八、施德不求望報,德望報則意有所圖;九、見利不求沾分,利沾分則痴心亦動;十、被抑不求申明,抑申明則怨恨滋生。
  
  這十點,表相上看來是逆境,其實是順境,是逆增上緣。表面雖有很多不合人情的地方,卻合乎道情。所以說:夢中何必爭人我,放下身心,放下執迷,就可以見到自己清明的世界,見到千古乾坤。

理事圓融泯自他,白雲飛去了無遮;海納百川流不盡,空容萬象是吾家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理事圓融泯自他」,世間萬物,都具有理和事兩個層面。有人做事太現實,缺乏遠大的眼光,不能成就大事業;有人只會夸夸空談,不能合情度理,這都是不合事理。唯有天理、國法、人情都顧到,才能理事圓融。
  
  人世間諸般事象,往往都從對待產生,如:是非對待、你我對待、好壞對待。一有了對待,就有計較;一有了計較,就有是非。理事圓融之後,自然泯除對待,消去差別,人我是非也就豁免了。心中坦坦蕩蕩,自然「白雲飛去了無遮」,能將心上的對待、比較消除,就能有平等安然的世界。禪宗常開示:「不思善,不思惡。」能到達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境界,就是開悟!
  
  「海納百川流不盡」,海洋浩瀚,是因為不拒絕百川眾流的匯集;泰山巍峨,是因為眾山環峙,不辭土壤的緣故。
  
  「空容萬象是吾家」,世界上最大的東西是什麼?是虛空。它能包容萬物,也不掛礙萬物的存在。朱元璋年輕的時候曾當沙彌,有一次回寺太晚,寺門已關,只好露天而眠在寺門外,因而作了一首詩:「天為羅帳地為氈,日月星辰伴我眠;夜間不敢長伸足,恐怕踏破海底天。」
  
  心量宏大的人,氣魄足,能屈能伸,有容人容物容事的胸襟。所以,我們要像包容萬物的虛空,容納異己,不排斥異己的存在,才能有容乃大!

山也空來水也空,隨緣變現體無窮;青山綠水依然在,為人疑嫉難相容。
  
  --古德
  
  人間雖然變幻無窮,甚至「山也空來水也空」,但是卻有不變的因果在。這個空,不是沒有山沒有水,反而是肯定山有山的內容,水有水的本性。空,是佛教至高無上的真理,是妙有,凡事有空才能有,不空就沒有了。比方說:房子要有空間才能住人,茶杯要空才能泡茶,皮包口袋有空間才能放東西,耳、口腔、鼻子、毛孔、五臟六腑要空間流轉,生命才能存在,如果眼、耳、鼻、口都堵塞了,不空了,生命怎能存在呢?
  
  所以空是有,空是存在的。猶如虛空因為空,森羅萬象才包容其中。有的人體會不到這一層,把空和有對立起來,認為有的不是空,空的不是有,其實空與有是一物的兩面,在《般若心經》裡講到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意思是說:有就是空,空就是有,空有是一體的兩面。
  
  色是物質,空是精神,物質與精神要和合起來,才有宇宙虛空的本體,才能「隨緣變現體無窮」。空是本體,有了本體,千變萬化都超脫不了這個空之外。
  
  「青山綠水依然在,為人疑嫉難相容」,我們要了解到「空有相生」的真理,在時空環境中,宛如青山綠水因有空朗而因緣際會之時隨即存在;與人相處時,如你心中有任何疑嫉,即使再寬廣的世界,在你心中,也放不下絲毫。因此我們何不不妒、不懷疑、不陷害人,把胸襟空出一片坦蕩天地,讓生命空出一世慈悲與造化,而擁有一個自自在在、灑灑脫脫、快快樂樂的生活!

名醫化導有來因,疾病傷寒先忌瞋;脈理深微能率性,良方精細度迷津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名醫化導有來因,疾病傷寒先忌瞋」,醫生在為人治病時,要先知道病因在哪裡,才能對症下藥。比方說:傷寒病取忌諱瞋怒,先將情緒平穩下來,不要起瞋恨心,就比較容易治好。
  
  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,專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病,如貪欲心重者,佛陀教他用不淨觀來對治,觀想不淨的種種,自然不會再起貪愛。
  
  對於瞋恨心重的人,就教他慈悲觀,發脾氣時,只要一念慈悲心起,怒氣就發不起來了。
  
  若愚痴太重,就以因緣觀來對治,想到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匯合,散滅無常,猶如飛塵與糞土,何必愚痴呢?有人散亂心重,就教他以數息觀來凝注心力。太執著自我的人,則用無我來對治。這就是佛法所說的五停心。
  
  石頭無際禪師有一劑心藥方,是治心的妙藥:「好肚腸一條,慈悲心一片,溫柔半兩,道理三分,信行要緊。中直一塊,孝順十分,老實一個,陰*騭全用,方便不拘多少。」如果能把這一味藥方運用到生活上,就能得到很多方便。
  
  「脈理深微能率性,良方精細度迷津」,對病者微細的脈理都能追查出來,才能開出準確藥方醫治他。像佛教中的六度,就是要度眾生的六種毛病:布施度貪欲、持戒度毀犯、忍辱度瞋恨、精進度懈怠、禪定度散亂、般若度愚痴。藥方那麼多,都是在教我們如何去除貪瞋痴三毒,度迷得悟!

佛地人多心甚閒,日看飛禽自往還;有求莫如無求好,進步哪有退步高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佛地人多心甚閒」,佛門中人,雖然常常來來往往,忙進忙出,內心卻是很清閒的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心閒人不閒」。反觀社會上很多人看起來彷彿很安閒地坐在那裡,可是內心煩惱、擔憂、掛礙的事卻很多,實在是人閒心不閒。佛門裡那些高僧大德到處雲遊行腳,弘法利生,看似有忙不完的事,但他們卻常說:從不曾離開過本位。所以,在佛門中,不可以光看他的人,不看他的心;或是光看他的事業,不看他的人。一個舉重若輕的人,在奔波忙碌下,心境仍是很安閒自在的。
  
  「日看飛禽自往還」,清晨日出時,我們看到鳥兒傾巢飛出,到日落黃昏時,鳥兒又成群結隊飛回巢中。鳥兒有巢可以回,我們人要回到哪裡去呢?世人大多忙忙碌碌,往返來去,只知道尋求功名富貴、名聞利養,而不知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棲止,非常可惜。
  
  「有求莫如無求好」,我不求功名,不必仰人鼻息,人格自然昇華;我不求富貴,因我內心有無盡的寶藏,智慧如海,福澤齊天,心不缺少什麼,就不會有外求,反而會喜捨、布施,真正是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了。有求是貪心,無求才是無上法喜!
  
  「進步哪有退步高」,有些人凡事只知道向前奔競,而不知道偶爾也須向後退,讓一讓。我們不要以為退讓是消極懈怠,你看猛虎要往前衝時,姿勢一定是先往後退,以待蓄勢一撲,人要高高躍起,必先低低蹲屈。自我進步是很容易的,安忍退讓成全別人反而艱難。所以有時候以退為進,更能彰顯人格的光輝,更能發揮菩薩道行。

坐破蒲團不用功,何時及第悟心空?直是一番齊著力,桃花三月看飛紅
  
  --古德
  
  「坐破蒲團不用功,何時及第悟心空」,一個人光在形式上修行,做足表面功夫,是沒有用的。「坐破蒲團不用功」,就是把蒲團坐破了,不用心地去修持,也不能得道。
  
  有謂「口唸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徒然」,我們要想悟道,必須用心下工夫,參禪不是打坐,念佛也不靠口唸。如同成功立業不是光喊口號,而是適時契機地全力以赴。做人,就要把人做好;就要修心性、修行為,做什麼像什麼,馬虎不得。
  
  現在的演藝界,為了鼓勵忠於職守的演藝人員,設有金馬獎、金鐘獎來表揚,除了最佳演員獎外,也有各類從業人員獎。因為在一齣好戲裡,主角配角固然不可少,燈光服飾也要搭配好,缺乏這些襯托,就無法相得益彰,顯現不出一齣好戲的魅力,正所謂「荷花雖好,也要綠葉配襯」。
  
  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,不管我們在哪一個階層工作,主角也好,幕僚也好,都要守本分、能負責,配合整個大團體的運作。如:家庭主婦把飯菜煮得一家人稱心滿意;做兒女的把書讀好,讓父母寬慰;公務員把工作做得出色,讓主管信賴、部屬擁護……,這些才是實在的悟心空。
  
  「直是一番齊著力,桃花三月看飛紅」,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,要盡力而為,你有多少的物力、多少的體力、多少的腦力、多少的心力,在與大眾共事時,使勁地都用出來。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,人人能如此齊著力,正如桃花三月盛開時,自然就更美更艷了

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就在汝心頭;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
  
  --古德
  
  佛陀在哪裡呢?「佛在靈山莫遠求」,靈山並非遠在印度的靈鷲山,「靈山就在汝心頭,人人有個靈山塔」,我們內心的真如自性、佛性,就是靈山塔,要修行,「好向靈山塔下修」。
  
  過去有一個屠夫非常不孝順母親,然而對觀世音菩薩卻有熱烈的信仰。他不辭千里到普陀山朝聖,希望能看到活觀音。到了普陀山東尋西找,始終看不到活觀音,就問路旁一位老婆婆:「到哪裡才能看到活觀音呢?」老婆婆笑著說:「你要看活觀音?他已經到你家去了!」屠夫大吃一驚:「喝!到我家去了?真的嗎?」老婆婆一臉虔誡:「當然是真的。」屠夫想想,又問:「活觀音是什麼樣子呢?」老婆婆說:「活觀音衣服是反穿的,鞋子倒著踏在腳上,你只要看見反穿衣、倒踏鞋的人,就是活觀音。」屠夫匆匆趕回去,回到家門已三更半夜了。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熟睡的母親,為了趕著開門,慌忙中把衣服穿反了,鞋子倒踏著。門一開,屠夫一眼望見這付樣子,心裡豁然驚覺,馬上跪下來頂禮:「觀音老母!」那母親也吃驚:「你怎麼啦?我是你娘,不是什麼觀音老母呀!」屠夫連連叩頭:「我到普陀山朝拜,有人親口告訴我反穿衣、倒踏鞋的,就是觀音老母!」
  
  原來,堂前雙親你不孝,遠方拜佛有何功?觀世音菩薩是在我們自己家裡,佛祖也是在我們心中,能孝順父母,多行慈悲,多修道德,就是我們人人自性的一座靈山寶塔了。

毀譽無憑由他去,榮枯有運莫尤人;能知隱晦心常泰,不戀繁華性自真。
  
  --古德
  
  世間有好人也有壞人,好與壞,很難有一個標準。壞人污衊好人,因此好人也變壞人,好人說壞人偶爾一念慈心,也是好人;一個人得到很多讚美,但也可能同時招來多少的毀謗。一個偉大的人物,你信仰他、了解他、崇慕他,他就是佛祖,就是神明。如果你不了解他,不信任他,他在你心目中就成為惡霸、魔鬼了。所以孔子看人,人人都是孔子;盜賊看人,人人都是盜賊。
  
  「毀譽無憑由他去」,好與壞,有時候實在是毀譽無憑的。不管人家對我們稱好說壞,都由他去,不必太計較。別人說我好,我未必真好;他人毀謗我壞,我未必就真壞。有時候批評我們的人,本身就是壞,這些壞是從他心中變現出來的,你又奈何得了呢?連佛陀不也受到提婆達多的陷害、毀謗嗎?一切毀謗,不但無損於佛陀.反而更顯出佛陀的慈悲、偉大!
  
  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,沒有罪惡就沒有善良,沒有壞人就沒有好人。「榮枯有運莫尤人」,我們活在世上,順利時非常順利,挫折時重重挫折,不管好與壞,都不要怨天尤人,不怨父母,不怪神明,一切都是自己身心行為所造作,要了解命運操之在我,由我而變,不必怨天尤人。
  
  「能知隱晦心常泰」,認識了生命的真相後,當進則進,當退則退,在這隱晦與顯貴之間,能適應大眾、環境的需要,心裡自然就平了。
  
  「不戀繁華性自真」,我們對世間的一切,要能夠把持自己,不貪求五欲六塵,不讓環境影響清明本性,努力改變五濁惡世成為莊嚴的淨土,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。

石火電光時幾何,總因恩愛受折磨;若人識得真假性,罪滅心忘出網羅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石火電光時幾何」,人生如石火電光,迅速而苦短。在有限的生命裡,就算長壽到八、九十歲或一百二十歲,就全體宇宙時空來說,也只是一瞬息間。
  
  我們每天早出晚歸的忙碌奔波,為的是什麼?除了生活,不外是恩愛,所以說「總因恩愛受折磨」。人因父母相愛,孕育了生命,是因愛而生,佛法裡稱人為有情,是指有情識的眾生,是從情愛裡生出的眾生。人對於愛念通常很執著,很追求,如兄弟姐妹眷屬的愛、夫妻兒女的愛,乃至對嗜好的迷戀,為了種種愛而有種種是非好壞,受盡了種種折磨。
  
  愛究竟是什麼?為什麼大眾要鍥而不捨地追求?值得嗎?說穿了,愛,是酸甜苦辣的刀口蜜,有那麼一點甜味,卻非常危險,稍微輕忽就有割舌之患。很多人為了愛而煩惱受苦,甚至焚身喪命,因此,如何愛得合理合宜就非常重要了。時下很多青年盲目追求所愛,愛不到就怨恨,甚至毀容自殺。過去我曾問一位想自殺的年輕人:「為什麼那麼想不開呢?」他回答:「她長得好美麗,卻不愛我!」我說:「她不愛你,你就想自殺。何苦呢?天上星星千萬顆,地上美麗人兒比星多,人生情緣隨處有,為何多情痛苦自殺只為她一個?」
  
  真正的愛是海闊天空的,只要將心放大了,你要愛的可以無窮多,如:愛社會、愛國家、愛人類、愛一切眾生。「若人識得真假性,罪滅心忘出網羅」,一個人能把當愛的認清,將不當愛的捨棄,識得人間真假差別,知道什麼是應該與不應該,就不會愚痴造業受罪,而罪滅心忘脫出輪迴的羅網了。

你騎馬來我騎驢,看看眼前我不如;回頭一看推車漢,比上不足比下餘。
  
  --俗諺
  
  我們做人處事,不要與人排擠爭競,人比人,氣死人。也不要太計較,過於計較的人,凡事在得失之間掙扎,永不得安寧。
  
  「你騎馬來我騎驢」,現在你開外國進口車,我駕駛國產車;你坐汽車,我騎摩托車;你騎摩托車,我踩腳踏車。固然「看看眼前我不如」,可是「回頭一看推車漢」,嘿!還有很多人推著車子走路,我是比上雖不足,但比下卻有餘。凡事不要過分妄想、高攀,人要知足,不要在金錢、名利、物質、享受上和人家比較,要在道德、能力、學問、心量上跟別人比,我比你肚量大,我比你道德高,我比你有智慧,我比你有能力!
  
  這首偈語啟示我們,為人要知足常樂,能忍自安。有一首「不知足歌」這麼說的:
  
  「終日忙忙只為饑,才得飽來大思衣;
  
  衣食兩般皆俱足,房中又少美嬌妻。
  
  娶得嬌妻並美妾,出入無轎少馬騎;
  
  騾馬成群轎已備,田地不廣用支虛。
  
  買得良田千萬頃,又無官職被人欺;
  
  七品五品皆嫌小,四品三品仍嫌低。
  
  一品當朝為宰相,又想君王做一時;
  
  心滿意足為天子,更望萬世無死期;
  
  總總妄想無止息,一棺長蓋抱恨歸。」
  
  人的欲望貪念是永無止境的,人的真實快樂並不在金錢的多寡,不在於官位的高低,更何況錢多苦也多,官位越高煩惱越多!我們不要自私,不要只想擁有而不知付出,凡事占有,是永遠不會滿足的。

少年莫笑老人頻,老人不奪少年春;此老老人不將去,此老還留與後人。
  
  --古德
  這首偈語的內容點出了青年與老人之間微妙的關係。
  
  「少年莫笑老人頻」,青少年意氣風發,有時會輕慢老年人,認為老人已無大用,該早早退休。其實老人有老人的經驗,老人有多年的智慧,老人有多方面的心得,是漫長歲月的結晶,誰也不能抹殺。
  
  「老人不奪少年春」,年輕人何必容不下老人呢?老年人並沒有妨害少年的成長,也沒有阻止青年的上進,他們甚至給予關愛與提攜。青年們未來盡可以憑著精力才智,不斷地進取、發揮。
  
  「此老老人不將去」,老人並沒有將世間封鎖起來,也不可能將世間利益都帶走。老人畢生為社會,為人間留下很多的公益和貢獻,不都是由後人享受嗎?所以說「此老還留與後人」。
  
  每一個人都必須經過少、青、老的過程。不要輕視老人,要多照顧老人,你以後也會變老呀!何況老人的智慧、經驗有時遠在年輕人之上。
  
  過去,有一個國家遇到敵邦的無理挑釁,出難題為難,滿朝文武百官共謀大計,都解決不了。難題是:「兩匹白馬長得一模樣,如何分辨母與子?一隻大象有多重?兩條蛇如何辨*雌雄?誰是世上最苦的人?誰是世上最窮的人?」
  
  後來,一位老人挺身而出,解答了這些難題。他把兩匹馬牽到一堆草前,指出讓草給對方先吃的是母馬,吃草的是子馬。把大象放在船上一秤,扣掉船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。將兩條蛇放在網內,靜伏不動的是雌蛇,慌張亂竄的是雄蛇。世上易起瞋心的人最苦,貪心的人最窮。
  
  一個國家的危難,就這樣因老人的經驗、智慧而化解無形。我們應該敬老尊賢,不要輕視老人!

恆用戒香塗瑩體,常持定服以資身;菩提妙華遍莊嚴,隨所住處常安樂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是說:我們經常用持戒的香來莊嚴自己的身體,日常行為要以戒律為準則,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動。此外,還要不亂殺而放生,不亂取而喜捨,不亂淫而有禮,不亂說而讚美,不亂吃而調養身心。「恆用戒香塗瑩體」,五戒、十戒、八關齋戒、菩薩戒等規矩,都是莊嚴我們身心的妙法。
  
  「常持定服以資身」,經常穿著禪定的衣服來莊重自己的人格、道德。過去叢林裡有很多老和尚,在禪堂一住就是幾十年,他們如「泰山喬嶽」的道風人格就是在禪法裡慢慢莊嚴起來的。
  
  「菩提妙華遍莊嚴」,除了有戒、定外,妙有的菩提智慧、般若妙華能昇華我們的人格,與真理相應,成為一個真正的修道者。
  
  菩提妙華的智慧,從發心來,持戒要發心,修定要發心,對人服務或自我修行都要發心,有發心才能無事不辦。譬如:吃飯發心,飯會吃得香飽;睡覺發心,睡得就酣靜;做人處事不發心,缺乏責任感,就不會敬業樂群!
  
  所以,必須用戒、定、慧的菩提智慧來莊嚴我們的身心。「隨所住處常安樂」,處處淡泊,時時自在,就能安住在戒定慧裡,長享平安悅樂的法喜!

性定伏魔朝朝樂,妄念不起處處安;心止念絕真富貴,私欲盡斷真福田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性定伏魔朝朝樂」,我們的本性如果安住在禪定裡,就可以降伏魔怨,過著朝朝喜樂的生活。
  
  我們的真如自性要如何才能安住在禪定裡?這就要看我們能不能把握自己、明白自己了。
  
  什麼是我們的魔怨呢?情愛雖然甜蜜,卻是最麻煩最難纏的魔怨;金錢很可貴,但也為我們帶來不少痛苦;人人追求權位,權位也予我們不少傷害,我們如果不能把金錢關、愛情關、名位關等等魔關一一降伏,就不可能有朝朝快樂的生活。
  
  「妄念不起處處安」,假如我們能將不切實際的空想、幻想、亂想止住,過著隨緣、隨分、隨喜的生活,儘量不讓妄念生起,何處不能安樂呢?
  
  「心止念絕真富貴」,誰是世界上真正富貴的人?誰是能心止念絕的人。心念止定,一絲妄想都不生;念絕處,一點妄念都不會有,自然安住在真如裡,安住在自性裡,安住在平安快樂裡。
  
  「私欲盡斷真福田」,把內心的私欲統統斷絕,就是福田了!社會上有很多畸型現象,如:貪污,個人貪污、集體貪污,還有官員藉著權勢貪污,一旦東窗事發,真是悔不當初。我們要將私欲斷除,無貪無求,人品自然高尚,所謂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所以說文官不愛錢,武官不怕死,國家社會自然富強!我們都是造福國家的福田,就像是弘法利生的福田僧一樣。

三十三天天外天,九霄雲外有神仙;神仙本是凡人做,只怕凡人心不堅。
  
  --古德
  
  三十三天,是佛教宇宙觀的一部分,佛教認為虛空有三界,就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欲界就像我們世間,是以情欲來維持我們的生命;色界是沒有肉體的愛情,只在精神上滋長存在;無色界是完全清淨的境界,連精神上的一抹雜念都沒有了。
  
  欲界裡,有六個天,也就是俗稱的六欲天。六欲天裡有個忉利天,又稱為三十三天。三十三天並不是最究竟的,也不是最高的,如同一般人常說的「天外有天」。「三十三天天外天,九霄雲外有神仙」,天人的壽命很長,福祿很多,功德很大,是我們理想中的高人。然而我們常羨慕的這些天人神仙在哪裡?在九霄雲外?或者在天外之天?其實神仙也只是人格崇高的有德之士、有道之人,這許多九霄雲外的神仙,不是無緣無故成仙的,世上沒有天生的彌勒,也沒有自然的釋迦,彌勒菩薩也要經過多生多劫的修行。釋迦牟尼佛之所以成佛,並不單單依靠六年的苦行就可以成就,而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磨難,一步一修,千劫千應,才巍然成佛。
  
  「神仙本是凡人做,只怕凡人心不堅」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一切諸佛菩薩都是由凡人修成。佛是覺悟的人,人是未覺悟的佛。所以佛與人之間的不同,在於一個已經覺悟,一個沒有覺悟;一個已經完成自己,一個還沒有完成自己。所以,神仙也是凡人修行出來的,我們理想中的神仙,能幫助人間解除苦難,給予人間幸福安樂,因此成聖成賢。問題是,我們凡人如果心志不堅定,常常隨境界流轉,退失修行的信念,不能堅持成佛的一念,不能忍百苦耐千憂,希聖希賢就只是人生的海市蜃樓了!

欲成佛道度眾生,具心大力唯人能;天龍修羅金翅蟒,神仙餘趣皆不及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欲成佛道度眾生,具心大力唯人能」,假如我們要想成就佛道,廣度眾生,最要緊的是要具有真心,具有大力,唯有人能符合這些條件,人不僅是萬物之靈,且比天還要可貴。經典上說人有三件事情勝過天上的天人:
  
  第一、人知道勤勞:自然不斷地增長向上,而天人只會享福,不知勤勞,一旦福報享盡,就墮落了。
  
  第二、人的記憶勝過天人:世間人,上一回當就學一次乖,從吃虧中得到教訓,天人的記憶就不及凡人了,因為生活安逸,常會忘記災難的到來。
  
  第三、人比天更為殊勝:因為人有梵行,知道要修行,要清淨,要學道,要奮發,要向上,天人缺乏這種觀念,只知享受已有的快樂。
  
  古德說得好: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?」佛陀也曾說:「得人身者如爪上泥,失人身者如大地土。」爪上泥之於大地土,實在微乎其微,可見得人身之不容易,所以我們要珍惜人身,好好把握人身!
  
  「天龍修羅金翅蟒,神仙餘趣皆不及」,佛門中的護法神天龍八部:諸天、龍、夜叉、修羅、金翅鳥、蟒,甚至神仙都不及人的可貴。《法華經》上有個譬喻:在茫茫的大海裡,飄浮著一塊有洞的木板,一隻盲龜在大海中到處找尋這塊木板,以便將頭伸出木板的孔洞而獲救,這是多麼的艱難!得人身就宛如盲龜伸出浮板的機緣般困難,所以我們豈能不珍惜人身,並好好修持!

自結玄關自活埋,自吾閉也自吾開;一拳打破玄關竅,放出從前者漢來。
  
  --古德
  
 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,乃至成聖成賢,成佛作祖,除了自己努力修持外,別人是幫不上忙的。
  
  「自結玄關自活埋」,修道的人,要先把自己關閉起來,讓心不要妄動散亂,好像把自己活埋了,用意要讓自己大死一番,再活現成。哪一個成功的人,不是經過十載寒窗苦讀?哪一個英雄人物不是經過千錘百鍊煎熬?不能先縮小自己,怎能放大自己?歷來多少高僧大德,都是以閉關方式激勵自我,提昇自我。閉關,就像學者進研究所攻讀、精研一樣,要十分專一,十分用心。
  
  「自吾閉也自吾開」,能把自己關閉起來用功的人,有朝一日出關,當然也能貢獻出自己的心得,有益於社會人群。 
  「一拳打破玄關竅,放出從前者漢來」,唐代刺史李翱問南泉禪師:「有人養了一隻鵝在瓶子裡,鵝漸漸長大了,瓶口太小,出不來,請問禪師:如何能不將瓶子打破,而讓鵝出來?」南泉禪師微笑呼喚李翱:「喂!李翱在哪裡?」李翱應聲:「我在這裡!」南泉禪師大笑:「鵝不是出來了嗎?」
  
  這個公案的意思是:我們何必把自己關閉起來?何必自我束縛不解開?我們是被無明覆蓋了,唯有自己把無明慢慢抹拭,才能出離無明煩惱。我們是自己把自己困縛在煩惱裡,也唯有自己才能把自己的煩惱解除,解鈴畢竟還須繫鈴人。
  
  如果你是一個智者,你就不會被世間是是非非煩惱困擾,只要打開心得,就可以享受到清明的空氣,何樂而不為!
  
 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,乃至成聖成賢,成佛作祖,除了自己努力修持外,別人是幫不上忙的。
  
  「自結玄關自活埋」,修道的人,要先把自己關閉起來,讓心不要妄動散亂,好像把自己活埋了,用意要讓自己大死一番,再活現成。哪一個成功的人,不是經過十載寒窗苦讀?哪一個英雄人物不是經過千錘百鍊煎熬?不能先縮小自己,怎能放大自己?歷來多少高僧大德,都是以閉關方式激勵自我,提昇自我。閉關,就像學者進研究所攻讀、精研一樣,要十分專一,十分用心。
  
  「自吾閉也自吾開」,能把自己關閉起來用功的人,有朝一日出關,當然也能貢獻出自己的心得,有益於社會人群。
  
  「一拳打破玄關竅,放出從前者漢來」,唐代刺史李翱問南泉禪師:「有人養了一隻鵝在瓶子裡,鵝漸漸長大了,瓶口太小,出不來,請問禪師:如何能不將瓶子打破,而讓鵝出來?」南泉禪師微笑呼喚李翱:「喂!李翱在哪裡?」李翱應聲:「我在這裡!」南泉禪師大笑:「鵝不是出來了嗎?」
  
  這個公案的意思是:我們何必把自己關閉起來?何必自我束縛不解開?我們是被無明覆蓋了,唯有自己把無明慢慢抹拭,才能出離無明煩惱。我們是自己把自己困縛在煩惱裡,也唯有自己才能把自己的煩惱解除,解鈴畢竟還須繫鈴人。
  
  如果你是一個智者,你就不會被世間是是非非煩惱困擾,只要打開心得,就可以享受到清明的空氣,何樂而不為!

懷恨難入菩提道,應修寬恕及慈悲;成功不由別處得,唯依忍耐天下平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懷恨難入菩提道,應修寬恕及慈悲」,一個學佛的人如果不懂得心懷仁慈,只會盲目的瞋恨嫉妒,是不可能入道的。「難入菩提道」,就是難入佛道的意思。目前很多佛教徒最大的毛病是語詞中強調學佛,行為上對佛法又能做到幾分呢?慈悲是佛法,他們沒有多方慈悲;忍耐是佛法,他們沒有恆常忍辱;持戒是佛法,他們並不精持戒法;喜捨是佛法,他們也不能悅樂喜捨。日常生活上,遇到一點不順意,馬上就起無明瞋火。殊不知人在起瞋心時,最容易造罪業,自然不容易入菩提道。我們應以責人之心責己、恕己之心恕人的態度行事,將人我立場對調,將心比心,一定事事順遂。
  
  「成功不由別處得,唯依忍耐天下平」,有一則寓言:在大殿裡,大磬對佛祖抗議:「佛祖!我們同樣都是銅鑄的,可是信徒一進佛殿,就供果給你,獻花給你,上香給你,禮拜也是對著你!我不僅享受不到同樣待遇,信徒還要敲打我,口中唸著『拜佛不敲磬,佛祖不相信』,為什麼這樣不公平呢?」
  
  佛祖說:「大磬!你不要怨恨,也不要生氣,你要知道,當初人們鑄造我成佛像時,我忍了多少苦嗎?耳朵多了一點就挖削刻鑿,面部高了一點就敲打搥整!你要知道我是經過敲敲打打、削削挖挖的種種辛苦,才千錘百鍊成為佛像的,當然大家就對我禮拜了!」
  
  從寓言中可知忍耐的行誼是偉大的,忍耐的功德可以成就每一件事情。在修持上,忍耐的法門比布施、持戒的功德都來得困難,也來得殊勝!

孔雀雖有色嚴身,不如鴻鵠能高飛,世人雖有富貴力,不如學道功德深。
  
  --大智度論
  
  「孔雀雖有色嚴身」,孔雀有五彩繽紛的羽毛,來莊嚴牠的身體,卻「不如鴻鵠能高飛」,鴻鵠沒有美豔的羽毛,卻能飛得很高,飛得很遠。
  
  「世人雖有富貴力,不如學道功德深」,世人都欲想富貴,可是富貴並不能完全解決人生困境。比方說:財富再多,買不到智慧;錢可以買到朋友,買不到誠摯的真心;錢可買山珍海味,買不到食欲;錢可以買錦衣華廈,買不到怡悅的睡眠。錢財再多,並不能享受到我們平安悅樂的一切!
  
  古人曾說「良田千頃,日食幾何?大廈千間,夜眠八尺」,世人只知道追求富貴,不知富貴亦如露水。與其有富貴,不如有慈悲、有道德;與其有物質,不如有智慧、有般若。所以富貴的人不過皮囊享受,若與學道人的怡悅精神一比,功德就差了一大截啦!
  
  有時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,薛時雨的戲台聯,說得很貼切:「生平讀稗官野史,凡可恨可悲可歌可泣之事,究竟是筆墨雲煙,曷若此現身說法,借口傳神,使婦人孺子,收豎耕夫,亦懂得處世當家,莫把良心辜負;終歲走名場利路,以受饑受寒受驚受恐之軀,何曾滅風塵面目,豈若今放開眼孔,停下腳跟,看忠孝褒封,凶奸誅戮,尚識些前因後果,且偷片刻安閒。」
  
  一個人胸懷真理,才能寧靜致遠,才能超然物外。錢財雖沒有別人多,心胸卻比別人大;物質沒有別人豐富,思想卻比別人高超。這種內在的財富享受,對人生的因緣際會有寬廣深遠的影響。

刀山劍樹為寶座,龍潭虎穴作禪床,道人活計原為此,劫火燒來也不忙。
  
  --古德
  
  有時候最危險的地方,反而最安全;最困難的事,因你的決心毅力,反而最容易成功。
  
  「刀山劍樹為寶座」,一個修行人,如果以刀山、劍樹作為自己的寶座,忍耐種種折磨考驗,修持的態度必定嚴謹。「龍潭虎穴作禪床」,能在龍潭虎穴邊緣上,很安然自在地參禪打坐,是何等的靜定工夫。像地藏菩薩赴地獄救度眾生,真箇「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」,更見其修行不凡。 
  佛陀十大弟子中,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聽說輸盧那國的人民沒有信仰,凶橫強悍,社會道德秩序紊亂,就發心到輸盧那國弘法。佛陀擔心當地人民太頑劣,不希望他冒險,富樓那說:「越是危險的地方越該去,如果自己都怕危險而不去,誰去呢?」佛陀提醒他:「假如有人罵你呢?」「只是罵我,並沒有打我。」「若打你呢?」「只是打,我沒有殺我,要我的命。」「假如有人要殺你,要你的命呢?」「正好可以將生命奉獻給佛教,奉獻給眾生呀!」
  
  富樓那有這樣的大智、大仁、大勇,「刀山劍樹常坦坦,龍潭虎穴也安然」,最後輸盧那國的民眾,都領受了他的感化。
  
  歷代禪宗祖師並不刻意擇地修持,再好的山林寺院若內心不寧靜,也沒有用。心能寧靜,就是身處火宅,也能將心裡的動亂滅去,所以「參禪何須山水地,滅卻心頭火自涼。」「道人活計原為此,劫火燒來也不忙」,修道人若能以「刀山劍樹為寶座,龍潭虎穴作禪床」,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不能做道場的呢?即使末日來臨,劫火燒來,也會處變不驚不慌亂,把千劫萬難都當作成就菩提的逆增上緣。

無邊風月眼中眼,不盡乾坤燈外燈;柳暗花明千萬戶,敲門處處有人應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無邊風月眼中眼」,萬里長空,一朝風月,從人間的角度看,也許悠遠長久,從宇宙的眼光看來,卻是一眨眼間事。凡夫有肉眼,只見得塵埃事,假如從肉眼再修得慧眼,就是眼中之眼了。人人有妄想,妄想外還有一顆真心,能夠保有真性情,就是心中之心。所以我們常讚美佛陀是天中之天,聖中之聖。
  
  你如果有了眼中之眼,有了心中之心,那真是「不盡乾坤燈外燈」。燈外有燈,法外有法,有時候,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心燈灰黯,自己的佛性光輝漸失。像瞎子打著燈籠走路,燈籠火已熄滅,忽然與對方來人撞個滿懷,瞎子問:「你沒看到我的燈籠嗎?」「你的燈籠早就熄滅了。」燈火熄滅了不打緊,你的心眼熄滅才要緊。
  
  現代人心燈不亮,慧眼不開,紅塵是非蔽障多,必須要有自己的慧眼,才能點亮豁達的心燈。
  
  「柳暗花明千萬戶,敲門處處有人應」,所謂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」,修心修道,要勇往直前,一直修到山窮水盡疑無路,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。塵心一去,佛心即現,剎那心如虛空,心與三千大千世界融為一體,這時真是處處敲門都不怕沒有人應了。
  
  有一個過路人想借宿,敲一戶人家的門,屋裡女人說:「我家沒有人。」「妳不是人嗎?」「我家沒有男人。」「男人女人一樣是人呀!」有時候自己本來就是,要勇敢地直下承擔,只要你找到自己內心的光亮,莽莽人間,滔滔世事,處處都會有相應的。

住此閒房又一年,嶺雲溪月伴枯禪;明朝欲下岩前路,又向何山石上眠。
  
  --古德
  
  人,由身和心組合起來,身體如房子,心住在身體裡面,身體壞了,心就得另覓新居,搬到什麼地方去呢?如果生前修了善業功德,人天福報都是去處;如果生前罪業太多,墮落惡道則難免。好像世間上的人,經濟條件越好,搬家的能力越強,高樓華廈,庭園水榭任他住。如果經濟條件差,自難順心如意,只能寄人籬下或住克難陋室了。身體不是我們永久安住的金剛不壞地,一病一死,時時都要準備搬家,隨善業投善生,依惡業墮罪塵。
  
  這首詩偈表達了禪者對人生的感嘆。「住此閒房又一年」,是說藉著這個身體存活,一年又過去了。「嶺雲溪月伴枯禪」,山嶺白雲、溪邊月色,陪伴著我修習禪法。「明朝欲下岩前路」,明天我就要離開這裡了,這一生宛如驚夢忽醒,也快結束了。「又向何山石上眠」,生命結束後,我又要向什麼地方安住呢?
  
  溈山靈祐禪師但願百年之後在山下尋常百姓家做一頭水牯牛,為眾生服務,他對生命的方向分明了然於心,且能坦然承受,故不畏懼生死的來臨。
  
  人生,常常有兩大疑團籠罩在心頭,生從哪裡來?死往何處去?何去何從,完全要看自己平常如何為生命準備資糧,一切都基於因緣,緣生則聚,緣滅則散。

若能轉物即如來,春至山花處處開;自有一雙慈悲手,摸得人心一樣平。
  
  --宋.白雲守端
  
  「若能轉物即如來」,修行,最要緊的是能轉迷為悟,轉邪成正,只要心念悠悠一轉,轉貪瞋痴為戒定慧,地獄與天堂就不一樣了。
  
  有一位老婆婆日日以淚洗面,思念她出嫁的兩個女兒:大女兒嫁給傘匠做媳婦,二女兒嫁給米粉匠。每當天晴出太陽時,她就想到賣雨傘的大女兒,擔心沒有人買傘。日子怎麼過?逢到淅淅瀝瀝的落雨天,她又憂心米粉沒有陽光曬,二女兒的日子怎麼過呢?老婆婆在豔陽天為賣雨傘的女兒哭,陰雨天又為賣米粉的女兒傷心,朝朝哭,月月哭,大家都稱她哭婆。
  
  後來偶遇一位法師,法師對老婆婆說:「妳可以心念轉一轉,觀念改一改,出大太陽時,先想二女兒的米粉曬得快,賣得多,財源滾滾來;雨綿綿時,先想大女兒的雨傘當時得令,必然暢銷。」老婆婆恍然有得,心念次序一改:天晴時,為賣米粉的二女兒笑;下雨時,為賣傘的大女兒笑,忽然老婆婆從哭婆變成笑婆了,自此笑顏常開。
  
  觀念的一轉,有旋乾轉坤之力,能轉凡夫為如來。「春至山花處處開」,能轉境界、轉感情、轉事務,化暗為明,轉逆為順,心地清明愉悅,不就是春天嗎?
  
  「自有一雙慈悲手,摸得人心一樣平」,人人一雙手,讓它不殺人、不偷盜、不打人做壞事,轉成慈悲喜捨的手,替人服務,助人為善,安和樂利的世間就靠你我這一雙慈悲手造就了。

 

坐禪成佛心中病,磨磚作鏡眼中眼;一破牢關金鎖斷,等閒信步便歸家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坐禪成佛心中病」,現在一些參禪修行的人,你問他:「怎麼參禪?」他答:「打坐!」「為什麼要打坐呢?」「要成佛!」認為打坐可以成佛的人,是犯了大錯了。因為心有執著,心有沾滯,就成束縛,而不是禪的解脫,更何況禪非坐臥!
  
  「磨磚作鏡眼中眼」,馬祖道一禪師年輕時,在懷讓禪師的般若寺參學,常在佛殿上打坐,懷讓禪師問他:「年輕人!你在這裡做什麼呀?」「坐禪!」「為什麼要坐禪?」「想成佛!」「坐禪怎麼能成佛呢?」道一禪師一時答不出話來。後來懷讓禪師就坐在道一禪師身旁磨磚頭,磨啊磨的,道一禪師忍不住問:「你在做什麼?」「磨磚呀!」「磨磚做什麼用呢?」「做鏡子!」「磚怎麼能磨成鏡子?」「哦!磨磚不能作鏡,打坐又怎麼能成佛呢?」一聲霹靂,驚醒了馬祖道一。
  
  參禪主要在明心見性,光用身體打坐,而不用心悟是不夠的,所以說「磨磚作鏡眼中眼」。
  
  「一破牢關金鎖斷」,學道人要破除種種關卡,把束縛我們的金鎖一一打斷,才能解脫自在!但是要破什麼關呢?比方說被感情束縛的情愛關、為金錢得失計較的金錢關、對權勢名位放不下的權位關、受名利左右的名利關……,能將這些束縛我們的金鎖打斷,就可以清心自在,「等閒信步便歸家」了。
  
  金碧峰禪師因為打坐時記掛著一個心愛的缽,幾乎因此被閻羅小鬼拘捕,直到去除對缽的貪念,進入禪定,閻羅小鬼才拿他沒辦法。我們也要能如此破了關,斷了鎖,才能安閒自在地認識自己,回到自己的本家,尋見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。

白髮蒼蒼似銀條,老樹無根怕風搖;家有黃金貯百斗,難買菩提路一條。
  
  --古德
  
  白髮蒼蒼的老人,就像一株老樹,根座鬆散不牢固,當然怕風吹搖;人一到老,最怕的便是生死無常,即使家有萬貫錢財,無常一來,什麼也不是我的,再多的黃金也不能買一個不生不死的菩提路。
  
  什麼是菩提路呢?正覺,是我們的菩提路,你棄絕一切的邪知邪見,正心誠意去做人,正覺就是我們的菩提路。解脫,是我們的菩提路,你能夠不被名韁利鎖束縛,不讓金錢感情束縛,解脫就是我們的菩提路。幸福,是我們的菩提路,有人長壽活到百二十歲,不幸福不快樂有什麼意思呢?有人身體健康,不幸福不快樂又有什麼意思呢?所以,除了健康、長壽外,我們應該還要有幸福,才是我們的菩提路。
  
  涅槃,是我們的菩提路,在短暫空虛的人生裡,能求到一個不生不死,死怕風吹樹搖的永恆,才是我們的菩提路。
  
  有個白髮蒼蒼的老人,有人問他:「老先生!您今年高壽多少啦?」「我才四歲!」「什麼!您這樣白髮蒼蒼,怎麼可能才四歲?」「我過去醉生夢死,不知修行,不知為善,不知服務,不知助人,空過了一生。直到四年前,我才知道自利利人,自覺覺人,才知道修行免除生死,免除煩惱,我只有四年的信仰生活,感覺上我只活了四歲!」
  
  人生一世,不必有滿天下的黃金白玉、錢財名位,最要緊的是要有道德、慈悲、信仰,這才是永恆的菩提路。

無戒欲求生善道,如鷹無翼欲飛空;如人無足欲遠行,亦如渡海無船筏。  
  --古德
  
  「無戒欲求生善道,如鷹無翼欲飛空」,凡事無因,不能有果,沒有播種不會有收穫。一個人沒有受持戒律,想求生善道,也是不可能的,就好像鳥想飛到天上去,卻沒有翅膀,如何高飛?又像「如人無足欲遠行」,人沒有腳,沒有任何資具,想要遠行,無異痴人說夢;「亦如渡海無船筏」,而對汪洋浩瀚的大海,沒有船筏,怎麼渡越呢?
  
  所以,學佛學道,想要求得什麼,要先播種:想發財,先學布施;想長壽,就要放生;要有人緣,先要對人好,跟大眾結善緣;要想方便,就要常幫助人。凡事要先播善因,得果才會如我們的期望。
  
  佛教中我們常將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稱三惡道;天、人、阿修羅稱三善道。你若想生到天道去,必須具有生天道的因,也就是說,必須具有布施、持戒、禪定三福行。假如你想生到欲界的天,只要布施就可以了;而色界的天,除布施外還要加上持戒;無色界的天,除布施、持戒外必須再加上禪定。所謂無戒,是指不持戒,不持戒的人是不可能生到天道去的。一切的戒法,不外乎是戒貪、戒瞋、戒痴。
  
  貪、瞋、痴怎麼戒法呢?有一首四句偈可以給大家參考:「貪心不著急」,你有欲望時,不要太急迫妄求,現在社會上一般人最大的病態,就是急功好利,一下子想發財富貴,不惜鋌而走險。所以在有所貪求時,要慢慢的等待,不要急躁,想怎麼收穫,必先怎麼栽,不可妄想一蹴可幾。「脾氣慢半拍」,瞋心起時,慢半拍再發作,如要跟人吵架,先想五分鐘,等瞋火稍熄,脾氣就發不起來了。你如果能用戒來對治貪瞋痴,就能「痴迷轉靈巧」,而得到「驕慢化祥和」的果報了。

六代傳衣到野僧,千年繼踵嶺南能,碓舂日久工夫熟,祖宗堪挑無盡燈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是一首說明禪宗傳燈典故的偈語。
  
  「六代傳衣到野僧」,禪宗初祖達摩將衣缽傳給二祖慧可,慧可傳給三祖僧燦,僧燦傳給四祖道信,道信傳給五祖弘忍,弘忍傳給六祖惠能大師,如此相傳六代後,禪風大盛,蔚為奇觀。
  
  「千年繼踵嶺南能」,惠能大師是嶺南人,以樵夫為業,由於天機聰慧、善根不凡,在黃梅五祖座下承受衣缽,成為第六代祖師。惠能初參五祖弘忍大師時,五祖就問:「你從哪裡來?」「嶺南。」「嶺南住的都是獦獠(野蠻人),沒有佛性。」惠能不以為然:「人有南北,佛性也分南北嗎?」就因為這句話,讓五祖弘忍大師非常欣賞,起了傳法的心,便留他在磨房裡舂米,前後八個月之久,不傳一句法。
  
  「碓舂日久工夫熟」,一天,五祖到磨房看惠能,問:「你的米舂好了沒有?」「早就好了,只差篩一篩。」也就是說工夫已修到了明心見性了,只差祖師的印證。所以五祖弘忍就把衣缽傳與他,故而「祖宗堪挑無盡燈」。這衣缽相傳也稱為「傳燈」,法燈一代一代傳下來,又名「無盡燈」。
  
  過去的禪宗祖師,能夠明心見性,在佛門裡受到尊重的原因,主要是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修練、折磨的苦行。如溈山禪師當過飯頭、道元禪師曬香菇、雪峰禪師擔水、雲門禪師挑柴……,都是在生活裡覓禪,在日常生活裡接心。奉勸現今學佛修行的人,要效法祖師風範;對工作要盡心盡責,對勞動服務要認真去做,搬柴運水無非是禪,禪是離不開生活的。

寧守貧賤持淨戒,聖財寶德且嚴身;破戒眾人之所輕,持戒人天咸敬重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寧守貧賤持淨戒」,是說人雖窮,志不窮,寧可守著貧賤,也不去做犯法犯戒的事。「聖財寶德且嚴身」,我們不一定要用世間的物質來滋養自己,要用聖財來莊嚴自己的道、滋養自己的身心更好。所謂「聖財」,不是指黃金美鈔,指的是七聖財,七種聖人的財富:第一是信仰,信仰裡含蘊著無限寶藏;第二是持戒,持戒功德可得富貴;第三是聞法,聞法是真理的法財;第四是禪定,禪定中可以安身立命;第五是慚愧,慚恥之服無上莊嚴;第六是懺悔,懺悔之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;第七是發願,只要有願力,因緣匯聚,心想事成。
  
  「破戒眾人之所輕,持戒人天咸敬重」,破戒律就是自犯賤。過去有一個沙彌,每天跟著師父到處行腳弘法,看師父那麼辛苦,就私下自我許願:「我一定要嚴持戒律,發菩提心,將來好跟師父一樣弘法利生。」這位師父有神通,知道徒弟發菩提心,有持戒的願力,就很欣喜地接過徒弟手中的行李,側身讓行:「你走在前面吧!」徒弟莫名其妙,不知為何師父要他走在前面,又替他肩負行囊。繼續往前走了一段路,看到路旁池塘裡很多螞蟻被圍困了,徒弟心想:「唉!跟師父一路行腳下來,遇到的蟲子生靈這麼多,如何救度得了呢?算了,我還是自我修持吧!」一念退縮,菩提道心一失,師父馬上感應到了,便斥責他:「來!把行李拿去,跟在我後面走!」可見發心持戒是多重要的事。

佛國好景絕塵埃,煙霧重重卻又開;若見人我關係處,一花一葉一如來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佛國好景絕塵埃」,佛國在哪裡?佛國好景是什麼樣子?佛國的好景,像西方極樂世界,有七重樓閣、七重行樹、八功德水,裡面有鸚鵡、孔雀、共命鳥,出和雅音……,佛國裡除了有會念佛的鳥外,沒有惡道的可怕,沒有交通事故,沒有壞人干擾,沒有經濟困難,沒有感情糾紛……。佛國是一個理想的世界,沒有骯髒、沒有垢穢,真是非常的清淨安樂。
  
  「煙霧重重卻又開」,佛國跟我們之間也有重重煙霧隔閡:煩惱的煙霧、無明的煙霧、自私的煙霧、執迷的煙霧,因為這些煙霧,使我們不能見到佛國的好景。
  
  如何才能將煙霧排開,將我們心靈的佛國大門打開呢?「若見人我關係處,一花一葉一如來。」人我關係的處理,是悟解人生的一道門扉。我常說:人在世上常有「三問」問題,第一是空間,有時空間不當,爭了人家一點土地,爭了人家一點位置,處理得不好,就會有糾紛。第二是時間,如不守時,太早太晚,遲到早退,都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。第三是人間,人我之間不如法的生活,不合情理的要求,常常橫生困擾。如果我們將時間、空間、人間三間問題處理好,心靈就可自在了!
  
  人我之間的問題,有一首四句偈可提供給大家思惟參考:「初見三句話」,你好、我好、大家好;「相逢一微笑」,大家見面時,微笑相向,點頭作禮;「爭執一回合」,有爭執時,一句話就夠了,不要一直爭執下去;「讚美要適當」,讚美人時,要恰如其分,宛如春熙暖照。能夠如此絕塵埃,我們就是生活在佛國了!

新花枝勝舊花枝,從此無心念別離,可信秦淮今夜月,有人相對數歸期。  
  --古德
  
  「新花枝勝舊花枝,從此無心念別離」,偈語點出了人的善變,人喜新厭舊的傾向。俗話說「只見新人笑,哪聞舊人哭」,有了新人,對於糟糠妻子就沒有珍愛的心情了。
  
  一個人如果被聲色貨利迷惑了,本性真心如糟糠老妻,就會被忘懷而迷失自己。《法華經》中有一則懷珠作丐的比喻:有一個富翁疼愛獨子,怕小兒子長大後會因家道中落而受苦,事先在他的衣服裡縫了一顆名貴的珍珠,以備不時之需。小兒子長大後,果然家境衰落,他不知道衣服內藏有寶珠,日日穿著寶珠衣淪落在乞丐群中。寶珠喻如我們的佛性,我們忘記自己是未來佛般地珍貴,自甘墮落在世間流浪迷惑,不知自拔。
  
  「可信秦淮今夜月,有人相對數歸期」,也是經典上的故事:有一位老婆婆非常思念她幼小離家出走的女兒,她始終相信,有朝一日女兒會安然歸來,所以每到晚上,就在路邊點亮一盞燈,怕回歸的女兒找不到自己的家。這一盞燈,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,準時在入夜時分點亮起來,多少歲月隨風消逝,滄海桑田春秋變易,老婆婆始終不灰心失望,一直到身體衰老頹唐,雙眼也看不見了,小女兒才終於輾轉千里歸來。
  
  信心耕耘過的田圃,總會成長豐碩的麥穗。用耐心、恆心與毅力堅持下去的結果,必定是甜美的。每個人對自己要有信心,只要不沉迷在世間的名聞利養染上,總有一天會找到自己的本來自性。

個個明明呈似君,不須特地策功勳;風和日暖黃鶴叫,春在花梢已十分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個個明明呈似君,不須特地策功勳」,我們學佛修道,不需要特意去做作,要緊的是將一顆心返本歸源,輕鬆自在,明白自己的來去,知道自己的存在。
  
  人常常會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歡喜,為別人的一個眼神而難過,好像不是為自己生活,而是在別人的眼光動作下過日子。有些人太做作,心想這樣,意想那般,心念就被妄想束縛了。有的人貪名圖利,不自覺就被名韁利鎖繫縛了。
  
  「風和日暖黃鶴叫,春在花梢已十分」,假如我們每一個人能將自己的本性、自心回歸到大自然,當慈悲的時候給世間社會多一點慈悲;當服務時,給世間社會多一點服務;該替別人說好話時,就多說幾句好話;有機緣做好事時,多做一些好事。多多慈悲喜捨,自然能夠隨順世間,而不為世間左右;隨順人情,而不為人情束縛。
  
  道,是有自己也有別人,有利己也有利他,如果能把人我看成是一體的兩面,那就是「風和日暖黃鶴叫」的心境,是天朗氣晴,風和日麗,百鳥和鳴,萬花齊放的境界了。
  
  唐代的無盡藏尼有一首詩:「終日尋春不見春,芒鞋踏破嶺頭雲;歸來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」有時我們刻意地去追尋什麼,反而找不到;不著意計較,不患得患失,不痴心妄想,說也奇怪,因緣反而自然湊泊起來,水到渠成,成就了大功德。

佛前多劫興供養,所積廣大福德緣;一念瞋心才興起,盡焚彼福成灰燼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佛前多劫興供養」,我們在佛陀面前,做種種供養,如:香、花、燈、塗、果、茶、食、寶、珠、衣的十供養;或用身體禮佛、口讚歎佛、心觀想佛的身、口、意三業供養;或是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湯藥的四事供養;乃至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的物質供養,「所積廣大福德緣」,是屬有修有得的有為福德。「一念瞋心才興起,盡焚彼福成灰燼」,只要心中的瞋火一起,所有的福德都剎時間給燒光了。
  
  《百喻經》裡有個故事說:由於久旱不雨,池塘的水都乾涸了,一隻烏龜渴得瀕臨死亡邊緣,有兩隻雁子非常同情烏龜的處境,就叼了一根樹枝給烏龜啣著,架起烏龜去找水喝,兩隻雁子一再叮嚀烏龜,空中飛行時,不管任何情況都要啣緊樹枝,不能開口。它們飛經過村莊,一群村童望著天空大叫:「大家快來看呀!一隻烏龜被二隻雁啣去了。」
  
  烏龜一聽,很生氣,什麼話,我才不是被雁啣去,是雁子帶我去喝水呀!烏龜認為村童冤枉了牠、委屈了牠、輕視了牠,瞋心一起,就開口大罵:「你們曉得什麼……。」開口的當下,烏龜就從空中掉下來,粉身碎骨了。
  
  很多人不服輸就生氣,嫉妒別人太好就生氣,一句話聽不慣就生氣,天天在瞋火裡討生活,怎能不把功德都統統燒盡呢?

輪迴流轉似油煎,念佛如同救命船;忙裡忽記黃金面,不再鼻孔被人穿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是在勸人念佛往生西方,不要再到人間來受苦受難。「輪迴流轉似油煎」,人在五趣裡輪迴,六道裡流轉,煩惱困頓,像是在油鍋煎熬一樣。以六道中的三善道(天、人、阿修羅)來說,天人天福享盡了,也有五衰相現,最後還是要墮落受難的。而在人間的人道,雖有些繽紛的快樂,但跟密集的痛苦比起來,也只是刀上蜜而已。至於其他的三惡道(地獄、餓鬼、畜生),一墮其中,真有刀山油鍋種種不可言喻的痛苦。那麼要如何離開這天道的不究竟,化解人道的苦樂複雜,避免惡道油煎似的痛苦呢?
  
  心須一心念佛!「念佛如同救命船」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就好像是救命船,可以帶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。「阿彌陀佛」是無量光、無量壽的意思,無量光是超越空間,無量壽是超越時間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可以超越時空、超越對待、超越你我,使我們回復到究竟本真淨土世界。人的業障好像一塊大石頭,你把它放到水裡,馬上就沉下去了;將它放在船上,不但不會浮沉,反而會渡越千頃波濤,我們縱有深重罪業,只要一心向善,一心念佛,那就是救命船,可以帶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,再慢慢修行、開悟、證果。
  
  「忙裡忽記黃金面,不再鼻孔被人穿」,我們在忙碌的生活裡,只要記取黃金面,記取佛陀的樣子,也就是自己真如自性的樣子,就不再害怕鼻孔被牽穿,做牛做馬地被生活牽著鼻子走了。活著的人,活得甘不甘心,情不情願,就看他能不能超越生死流轉,達到無上自在。

耕田欲雨刈欲晴,航要順風花要露;若使人人禱輒遂,造物應須日千變。  
  --古德
  
  「耕田欲雨刈欲晴」,一個老農夫耕田的時候,土很硬,就希望能下點雨,讓土壤鬆軟一點好耕作;除草時,又希望天不要下雨,以方便除草。「航要順風花要露」,討海人都希望出航順利;花草樹木,也希望有雨露的滋潤。「若使人人禱輒遂,造物應須日千變」,世間萬物,都祈求自己能滿願。如果真的必須滿足眾生,那麼造物者每天應付這千千萬萬人的要求,一定忙碌不休了。
  
  事實上,光靠祈求是不夠的,因果自有它的法則,你要有果,必須先修因,沒有因怎麼會有果呢?
  
  有一個人看到油在水上漂浮,就祈求說:「神明呀!請讓這些油沉到水底下去吧!」油會因為你的祈求而沉下去嗎?有塊石頭在水底,如果你祈求說:「神明呀!請將這塊石頭浮出水面吧!」石頭會因你的祈求而浮出水面嗎?
  
  所以我們要想得到什麼,不是光靠祈求就能夠感應的,祈求之後必須要真實去踐履!你要怎麼收成,先要怎麼栽植!要想發財而不布施,怎能發財呢?想做事順遂,而不跟大眾結緣,如何能得到多助呢?希望長壽而不放生不救人,沒有善緣功德回向,如何長壽?
  
  所以一個有信仰的人,必須相信因果,你種什麼因,才能得什麼果,如是因,招感如是果,沒有因是不會有果的!這個世界上,沒有雲怎會有雨?沒有風怎會有浪?沒有山積般的惡貫,怎會有一朝忽來的災厄?沒有海深的功德,哪來如是多的善事與福報?

行藏虛實自家知,禍福因由更問誰?善惡到頭終有報,只爭來早與來遲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行藏虛實自家知」,一個人行為的好壞,別人不一定知道,自己最清楚,尚有天知、地知,因果報應也會知道,所以「禍福因由更問誰」,要想了解自己的禍福如何?運氣如何?不必問別人,自己最了解。
  
  福禍無門,唯人自招,有一首因果偈語說得好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未來果,今生做者是。」你想知道過去所作所為,看今生所受的報應好壞就知道了;你想知道未來會得什麼報應,看今生行事播下的因緣,就可以知道未來的果報了。
  
  有人說好心沒好報,某某人半生行善、修福,卻遭到不幸的報應。有些作惡多端的壞人,不僅沒有惡報應,反而安享人間富貴。其實,這就是因果。
  
  好人沒有得到好報,是因為他過去生中的惡業未報完,當然要受到惡報,就像昨日的欠債,今日還是要償還呀!惡人現在享受福祿,那是因為他過去生中,行善的果報尚有結餘,不能說不算了呀!佛教因果貫通三世,包含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所以「善惡到頭終有報,只爭來早與來遲」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愁不報,時候未到。因果報應的先後緩急,有時如春天播種,要多少年後才能收成,這是多生的因果。
  
  人生因果,必定會有報應,只是時間早晚而已,奉勸天下善心人不要灰心,作惡人也莫存僥倖,因果報應是歷歷不爽的。

本無一事可思求,平地風波信筆收;從地倒還從地起,十方世界任悠遊。
  
  --古德
  
  世間上,沒有什麼事情值得我們斤斤計較。世間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,無用的人才會製造是非,有用的人消滅是非;有才能的人,大事可以化小事,小事可以變無事。沒有用的人,小事會變成大事,大事則越發不可收拾。我們為人處事,要能但從柔處不從剛,但從慈心不從瞋恨。
  
  過去亞歷山大帝領導百萬雄兵征服世界,一路上,衝鋒廝殺,所向無敵,一日到達陸地的邊界,面對著汪洋大海,亞歷山大面洋興嘆道:唉!人是沒有辦法征服世界的!
  
  人沒有辦法征服世界,卻可以征服自己!跟自己的私欲戰鬥,跟自己的瞋心戰鬥,跟自己的貪欲戰鬥。能把貪瞋痴征服了,你就可以得救了!所以佛門常勸人要勤修戒定慧,熄滅貪瞋痴。
  
  「本無一事可思求,平地風波信筆收」,生活上,難免會有平地風波,風波不可怕,要懂得化解,懂得轉彎,懂得把風波是非大而化小,小而化無,進而口中不說,筆下不寫,心裡不想,自內而外不管它。
  
  「從地倒還從地起」,人在世間奮鬥,向前時,難免會遇到挫折、困難,只要能立志、立願,重新站起來,在曾經跌倒的地方,再奮發前進!有很多例子都是因為不怕失敗而成功的,像國父孫中山先生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失敗,他不灰心,一直奮鬥不懈,終能成功!
  
  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,也能如此精進不懈,就可以降伏煩惱魔軍了。到那時候,自然能夠「十方世界任悠遊」了。

月半月圓尤存月,本來無暗復何明?一片寒光耀古今,三千世界總輝騰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月半月圓尤存月」,天上的月亮,乍看只有半個,其實月亮永遠是圓的,不會缺半少半。我們雖然在五趣流轉、六道輪迴,我們的真如佛性並沒有失去,也沒有在流轉輪迴裡消失,我們的自性永遠是存在的。
  
  有一群瞎子摸象,摸到鼻子的,說大象像個鈎子;摸到象耳朵的人,說大象像芭蕉扇;摸到象腿的,說大象像柱子;摸到象尾巴的,說大象是一把掃帚;摸到象肚子的,以為大象像個鼓。大象像什麼?瞎子們各說各話,都不正確。大象的真正樣子,必須張開智慧的眼來認識全部。人生世上,往往只是一知半解,就如上弦月、下弦月,只是一個月亮的半面光影而已。
  
  月亮永遠是滿的、圓的,「本來無暗復何明」,晚上沒有看到月亮,不是說月亮消失了。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真如本性,不能因此否認沒有真如佛性。
  
  六祖惠能大師聽到《金剛經》中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才認識了自己,找到了自己,體悟出自己的本性,不禁讚歎:「何其自性本自清淨,何其自性本不生滅,何其自性本不動搖,何其自性能生萬法,何其自性本自具足。」所以我們自己的本性光明無暗,哪裡還要再明呢?
  
  「一片寒光耀古今」,我們本體是亙古今而不變,歷萬劫而常新,一片寒光古今一如,是不失不滅的。「三千世界總輝騰」,我們的本性,依現在的話說,是真、善、美。真是我們的菩提本性,善是我們的慈悲本性,美是我們的般若本性。讓我們將真如本性的美善在三千大千世界放光出來!將佛光普照到每一個角落,法水長流到每一片土地,山嶽河海……。

埋頭雪嶺豈平常,為道忘軀世莫量;不經一番徹骨後,如何做得法中王?
  
  --古德
  
 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東來,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時,二祖神光慧可禪師為了向他求道問法,大雪紛飛的長夜,長立在達摩的禪房前等待,寒雪積到膝蓋上了,仍然一動不動地祈求達摩教示。許久,達摩終於睜開眼,問:「站這麼久,要什麼?」「求師父幫我安心。」「你把心拿來,我替你安。」「我找不到我的心。」「我已為你安心竟!」一旦發現自己心執迷,慧可的心就這樣安好了。
  
  所以「埋頭雪嶺豈平常,為道忘軀世莫量」,為了求道而立雪,以斷臂來供養,在為法忘軀的虔誠下,終能得道。
  
  法遠禪師是南方人,為了求法,千里跋涉到北方,也在寒冷的冬天,孤坐客堂等候掛單,從早到晚都沒有人理睬他。寒風凌厲,同行的八人忍受不了,都一個個走了,最後只剩下法遠禪師。知客師斥責他:「這麼晚了,為什麼還不走?」順手將一盆水潑在他身上,法遠禪師不卑不亢地說:「大德!我不遠千里來此求學問道,一盆水就可以把我潑走嗎?」
  
  法遠禪師為了求道,不顧一切勇往直前,忍受種種屈辱,為了拿一點油煮麵食給大家吃,當家師就怪他拿常住物私做人情,幾次把他趕走。法遠並不氣餒,他出去化緣誦經,補償了虧欠常住的損失,才能安住生活,因而受到常住大眾的器重,終於傳法給他。
  
  「不經一番徹骨後,如何做得法中王」,像慧可、法遠在修持上,如果沒有經過種種的艱苦,怎能成為一代禪師?梅花沒有經過嚴寒的熬練,怎會有撲鼻的芳香呢?荷蓮沒有經過酷暑的熱醞,何來清涼的展放?

忍字上面一把刀,為人不忍禍自招;能忍得住片時刀,過後方知忍為高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忍字上面一把刀」,世間做人處事,方法千萬種,最要緊的是忍耐、忍辱。「忍」是心上刃,像一把刀插在心上,能夠不叫一聲苦,才算忍。平常布施、持戒的功德容易做,跟忍耐比起來,反而不及忍辱的功德大。忍的威力無與倫比,「忍一口氣風平浪靜,退一步想海闊天空」,忍,是可以旋乾轉坤。
  
  「為人不忍禍自招」,一個人不能忍耐的人,會經常惹災禍麻煩,所謂地低多淤水,酒多壞腸胃,逃也逃不掉。「能忍得住片時刀」,就能少災少殃,如同饑荒時,忍饑忍餓易熬活;貧苦時,忍貧忍古早出頭;困難時,忍苦耐勞容易過。最不易忍受的是心頭氣,很多人常常忍不下一口氣,作出種種計較,招致怨恨暴戾,徒然害了自己。匹夫之勇無異自暴其短,拳頭不打出去,就不會招惹禍殃;眼淚不輕易流下,才能化悲憤為志氣。激動時,不要火急毛躁,才顯得出涵養功夫,才是真勇。
  
  忍一忍,嘴上少說一些激憤的話語,臉上少露一些憎恨的氣相,心裡少留一些鄙陋的人我是非,統統不計較,保持一種氣度,一種寧靜,一忍,就萬事雲煙過眼。
  
  能忍的人,往往是最後的勝利者。起瞋恨心、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,唯有能忍,脾氣一改,天地一寬,才能顯現化暴戾為祥和的力量,所以說「過後方知忍為高」。

戒為惑病最勝藥,護諸苦厄如父母;痴暗燈炬生死橋,無涯業海為船筏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戒為惑病最勝藥」,國家以制度的建立、法令的遵循最重要;佛教以戒行的修持、規矩的請求最重要!佛門信徒除了皈依三寶外,還要受持五戒。五戒,就是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說謊、不飲酒。一個人能夠奉行五戒,就可以成就自我的慧命;一個家庭能奉持五戒,就有一個家庭的幸福;如果團體、社會、國家都能夠持守五戒,就個個是善人,人人是聖賢了。
  
  「護諸苦厄如父母」,防護各種令墮苦厄的惡業發生,要像奉養父母般的謹慎、用心。大家如果能夠不亂殺生,就是尊重別人的生存權利;不偷盜,就不會侵占別人的財物;不邪淫,就不會冒犯人我的身體、名節;不說謊,就不會傷害人我的名譽、信用;不飲酒,就能保護生命健康,使得智慧靈敏,不麻醉自己、迷糊自己,生命的慧業才能增長、發揚。
  
  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,世間人人都應該受持五戒。比方說:要想長壽健康,就不要殺生,多多護生、放生,自然長壽了。想要富貴,就不該盜取、侵占別人的財物,進而以布施為樂。不邪淫他人,自己的眷屬也會受到相對的尊重,不說謊、不妄言傷人。人家也不會隨便傷害你的名譽信用。不吃麻醉品、煙酒,自然身體健康,智慧靈敏。
  
  世間諸苦的來源,就是亂,就是不守法理、不知持戒,社會上一些被逮捕、被控告、坐牢獄失去自由的人,大都是犯了這五戒,如果要想獲得自由,去除愚痴,開亮光明燈炬,得度生死之橋,有菩提船筏運載無涯業海,則受持這五種基本人生道德是很重要的。

隨緣任業許多年,枉作老牛為耕田;打疊身心早歸去,免教鼻孔受人穿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是勸世人做好事、行善業。「業」的意思,就是自作自受,誰也沒有辦法左右,造了善業得善的果報,造了惡業就受到惡的因果,一個人的幸與不幸,實在是由我們身口意的作為決定。
  
  「隨緣任業許多年,枉作老牛為耕田」,這個世間上,受業的牽連,牛馬在人間耕田、拉車、推磨,受種種辛苦,但苦得有價值、很正派。過去溈山靈祐禪師說,願意來生做老牯牛,為世人服務!平時如果我們常做善事,就不必擔心會受惡業的牽連;多行不義,等因果報應來就來不及了。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菩薩和眾生之不同,是菩薩不隨便造業,而眾生造業的時候痴迷不怕,在遭受苦果的時候方才懊悔。
  
  「打疊身心早歸去」,世間上,真是業海茫茫,我們要好好修心養性,不要輕易沉淪業海,隨業風狂吹,否則到最後就難以回頭了。
  
  「免教鼻孔受人穿」,牛、馬是因業報牽連,才會辛苦勞役,假如做牛做馬仍可以自主的話,倒也罷了,萬一牛馬給人穿了鼻子,任人宰割,那是多麼划不來呀!所以說,教你修來你不修,到時老牛拉額頭。
  
  及早修養身心,不要讓身心犯罪,不要讓身心造業,注意身、口、意的行為,是非常重要的。

欲悟山空為佛事,故栽芳樹在僧家;細看便是華嚴偈,方便風開智慧花。
  
  --唐.白居易
  
  「欲悟山空為佛事」,你想明白大地山河宇宙的真理是什麼?就是「空」。空,是宇宙的真理,有空才能生萬法容萬有。空,是為建設而有的,如果茶杯不空,茶水要往哪裡倒?口袋不空,皮箱不空,金錢、物品要往哪裡放?房屋如果沒有空間,沙發、床鋪要往哪裡擺呢?我們的耳朵不空、鼻子不空、口腔不空、腸胃不空,我們就活不下去了。所以,我們不要將「空」看成是空無,看成是沒有,有虛空才有山河大地、宇宙萬有。這也就是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的道理!
  
  「故栽芳樹在僧家」,空的真理在哪裡?就好像把芬芳的花草樹木栽在佛門寺院裡。換句話說,真理在佛法裡,在寺院裡,在僧伽裡!
  
  「細看便是華嚴偈,方便風開智慧花」,一個不明白空才能包藏萬有的人,會將一與多看成是二個,依《華嚴經》的解釋,一與多不是二個,是一個。多就是一,一就是多。像一個人、一個台灣、一個世界、一個虛空,是「一」,而這裡面包含多少器官、細胞?多少人口?多少國家?多少星球?一多不異,大小不二。
  
  我們生活中,有清淨的,也有污穢的;有菩提,也有煩惱;有聖,也有凡;如同粗澀的?子可以變香甜,酸苦的鳳梨可以變甘美一樣。在大小中,一粒沙子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,一剎那間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故大小不二,淨穢同體,聖凡皆然,是無際無二無別的。

事不三思終有悔,幸能一忍永無慮;諸事隨時皆流水,此懷無日不春風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主要意思是說:凡事要三思,要慎重考慮,如果以一時的情緒行動決定行事,必定會後悔的。遇事稍忍耐一下,細思後再付諸行動,比較妥當。
  
  過去有一個商人出外經商,年關近了,想回家過年,不知帶什麼東西給太太好?正在市場徘徊時,看到一位老和尚賣偈語,商人好奇地走過去,問老和尚:「一首偈語要多少錢?」「十兩黃金!」「這麼貴?」「偈語靈驗,當然有它的價值呀!」商人想了想:「我就買一首偈語吧!」於是老和尚說了一首偈語,要商人仔細記住。
  
  一首偈語才四句話,就花費十兩黃金,商人實在有點不捨,又不便表示什麼,只好連夜趕路,回到家已是除夕夜半。大門沒有關牢,商人奇怪地悄悄走進屋中,在昏暗的燈燭下,看到臥床前有一雙男人的鞋子,登時怒從心起:原來太太竟趁我外出時瞞著我做壞事。瞋火熊熊中,他到廚房拿起一把刀子,回到臥房!正要下手時,忽然想起老和尚的偈語:「向前三步想一想,退後三步思一思;欲知世間真實相,六根盜賊是幫兇。」
  
  就在前三步,後三步的走動時,吵醒了妻子,看到丈夫滿臉怒容,真是又驚又喜,問明緣由後,無限委屈地說:「唉喲!今天是除夕夜,你又不在家,為了等你回來,我先在床前擺一雙你的鞋子,好討個吉利呀!」商人一聽,忍不住額首稱慶:「值得!十兩黃金的偈語買得真是值得!」
  
  我們做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、思一思,有時親眼所見,親耳所聽的並不一定正確,容易被我們的六根幫兇矇蔽,不可不謹慎!

快適須臾意已閒,暗中愁裡老蒼顏;不須更待黃梁熟,方悟勞生一夢間。
  
  --古德
  
  人在世間上,常常追求五欲塵勞的享受,這些快樂一剎那就過去了,並不是究竟永恆的。
  
  「快適須臾意已閒」,世界是苦樂參半的,你說世間苦嗎?世間也有快樂!你說快樂嗎?有時快樂少痛苦多,如:瞋心的痛苦,欲望的痛苦,金錢、感情、人我是非都會困擾我們,使我們痛苦,縱有一點快樂也只是刀口蜜罷了!刀口上的一點蜜,很甜,卻也非常危險,一貪著,便有割舌流血之苦,須臾的快適,很快就過去了。
  
  「暗中愁裡老蒼顏」,短暫的時光易過,等到白髮蒼蒼、老態龍鍾時,才驚覺時光不再,人的一生就這樣庸庸碌碌活過去了。
  
  「不須更待黃梁熟,方悟勞生一夢間」,人很少有警覺性,很少能及時好好把握現在的。常常是不到黃河心不死,不見棺材不掉淚,非到最後關口不肯回頭。唐朝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詩云:「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。」聰明的人啊!年輕時,要好好把握時光充實自己;壯年時,要多為社會大眾服務;年老時,更要好好修持,準備好自己的人生歸宿。
  
  一個人成年累月為人忙、為事忙,忙到最後連自己的生死都不知,怎麼辦呢?我們平時就要不斷地覺悟,不要浪費時光,更不要等到黃粱夢醒了,才不知所措!在短暫的人生裡,要落實,不要讓時光輕易流失!不要追求那不究竟的塵勞之樂!

三寶門中福好修,一文施捨萬文收;不信但看梁武帝,曾施一笠管山河。
  
  --古德  

  做人要樂善好施,你肯播種,就會有收成。很多人常希望發財,但沒有播種如何發財?沒有布施怎能發財?「三寶門中福好修」,我們希求富貴,要具有福德因緣,必須先修福、布施、種福田。
  
  福田有兩種:一種是敬田,如父母師長三寶,我們恭敬他,在恭敬田裡我們播種、惜福!還有一種是悲田,就是一切眾生或窮苦的人,我們施捨他、幫助他、慈憫他,在慈悲的田裡培植福德因緣。
  
  「一文施捨萬文收」,不要以為布施一點小錢,沒有什麼了不起,小錢的布施,也可收成萬萬千千的果實。經典上說:尼拘塗樹的種子是很小的一粒,可是種下去長大時,方圓數十丈都結滿了纍纍果實,真是享用不完。就像蘋果、芒果種下去,雖是一粒種子,卻有茂密樹蔭、纍纍果實的收成。
  
  「不信但看梁武帝」,梁武帝在過去生中本是一個砍柴的樵夫,當他挑著一擔柴回家時,在半路上看到一尊地藏王菩薩雕像擺在路旁,日曬雨淋,實在辛苦,他一念恭敬心起,就把自己的斗笠戴在地藏王菩薩的雕像上,就這麼一個布施的功德,慢慢匯聚成梁武帝後來當上皇帝的果報,所以說「曾施一笠管山河」。
  
  現在的人常常不事播種,只希望不勞而穫。沒有辛苦,沒有勞動,哪能有收穫呢?要什麼樣的收穫,就該先出力耕耘。古人說:黃金隨著流水沖下,也要起個早,將它撈起來,不辛勤播種是不會有收穫的!

若人靜坐須臾頃,勝造恆沙七寶塔;寶塔畢竟化為塵,一念靜心成正覺。
  
  --古德
  
  禪定靜坐功德大,由這首偈語可以看出。你把寶塔建得天樣高,造了恆河沙數無量多,這種種有為的功德,都不如你一念靜心的功德大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所謂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之功德,不及四句偈。」為什麼?因為財寶的布施是有數、有形、有限的,法寶的布施是無邊、無量、無限的。「若人靜坐須臾頃,勝造恆沙七寶塔」,靜坐的境界,即使只有那麼一會兒,但功德比發心建造恆河沙那麼多的七寶塔的功德還要大!
  
 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個兒子,考中狀元,已做到翰林學士了,裴休希望兒子能到僧團中體會佛門生活,受一些佛法的薰陶,因此要他去寺院發心、奉獻。這個翰林學士在寺院每天挑水、砍柴,做種種工作,勞累得好辛苦,大汗淋漓,他終於忍不住發牢騷說:「翰林挑水汗淋腰,和尚吃了怎能消?」我被汗水淋得腰身都濕了,你們這些和尚吃了我翰林學士挑的水,有何福德可消受?正巧住持和尚走過聽到,就順口吟出:「老僧一炷香,能消萬劫糧。」你挑水,你砍柴,你以為很辛苦,很了不起嗎?我老僧只要靜坐一炷香的時間,心中熄滅貪瞋痴,就可以消受萬劫的糧食了,可見靜坐修持的功德之大!
  
  「寶塔畢竟化為塵」,寶塔雖巍峨,畢竟是磚砌木造,是有為法,幾十年,幾百年,最多千年,總會毀壞。「一念靜心成正覺」,只有一念靜心成正覺,才是永遠的解脫。就像一個賣豆腐的人,偶到禪堂坐一炷香,忽想起幾十年前的債務,就體悟到靜坐的好處!我們在世上,每天忙忙碌碌,勞形傷神,能有五分鐘的靜坐,或每星期有一小時,乃至假日抽空靜坐片刻,清淨疲乏的神智隨即寧靜祥和。靜心,是多麼可貴呀!

坐臥立化未為奇,不及龐婆撒手歸;雙手撥開無縫石,不留蹤跡與人知。
  

  --古德
  
  一個參禪的人,勘破人生,無懼於生死,甚至於把生死當做是一種遊戲,這便是自在灑脫,無拘無礙的風光。
  
  過去很多禪師們,都能預知大限時辰,生死來的時候常有種種奇特的死法。例如:有一位鄧隱峰飛錫禪師,問人家:「你們看到人死時,是怎樣的死法呢?」「都是睡下來,頭南腳北手東西。」「看過坐著死的人嗎?」「有呀!」「站著死的呢?」「有呀!」「頭朝下腳朝上的死法,看過嗎?」「沒有看過。」「那我就死給你們看!」說著,真的是頭倒立下來往生去了。
  
  禪師們在勘破生死以後,對坐著死、臥著死、立著死並不覺得有何奇特!一般說來,自古艱難唯一死,但有修行的人卻能生死自如。其實,生死不是一分為二,而是一。禪淨雙修的龐蘊居士有一天預知時至,叫女兒到屋外看看太陽是否已臨正中?好準備如時往生,女兒看了幾次都說「太陽還沒有到正中」,龐蘊不相信,親自跑到外面看,回來時,女兒靈照卻比他先往生了。龐蘊便說:「這個丫頭倒比我先走了!」只好倚在她旁邊坐化。
  
  在田裡工作的龐婆和兒子一聽到龐蘊和女兒都往生了,她們連鋤頭都還沒有放下,也跟著去了。生死能夠自在到這種地步,很不容易啊!有名的寒山、拾得,用雙手撥開無縫石,鑽到石頭裡往生;達摩祖師隻履西歸,不留蹤跡,讓後人憑弔!這許多禪師淡泊生死的灑脫,雖然我們做不到,至少對生死不再那麼畏懼!

罪業本空由心造,心若滅時罪亦亡;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對佛教的懺悔滅罪說,有最直接的體認。平常我們所造的罪業很多,如:不應說而說錯了,不應做而做錯了事,不應該得罪而得罪了人,內心千般懊悔、慚愧,只好用懺悔來滌除內心的罪惡感!
  
  人非聖賢,知過要能改,佛門裡不怕犯罪、犯戒,怕的是不肯懺悔改過。從事相上來看,你做了什麼罪業,當然有不好的果報,但在真實的本體上來說,罪業都是有為法,故罪業本空,它是由心造下這個罪業的。假如說,你能夠將這個妄心滅了,「心若滅時罪亦亡」,一切是非、得失、榮辱都放下,那還有什麼罪業呢?
  
  禪宗二祖慧可請達摩祖師為他安心,達摩說:「你將心拿來,我為你安!」慧可找來找去,找不到,答:「覓心不可得!」達摩一笑:「我已經替你安心了!」真心本自有,不需要再找一個法門來安,否則就是頭上安頭了!
  
  過去有一個小偷,偷了鄰居五十兩銀子。二十年後,他發達有錢了,想把銀子還給鄰居,可是鄰居早已經往生,只好將錢還給他兒子,這個兒子不肯接受,因為往生的父親不曾提過有人欠錢。小偷慚愧地說:「二十年前我偷了你們家的銀子,二十年來我內心一直憂愁不安,就像住在心牢裡服刑一樣,請你救救我,一定要將錢收下,不要讓我繼續受苦!」
  
  所以,做錯了事,良心的譴責也是很可怕的。在還沒有達到心亡罪滅、人我雙亡的最高境界前,是不能安心的。我們要多多懺悔,對著長者、佛陀面前,誠實真切地將過錯發露出來。或者是用心做善事,將功贖罪來懺悔。如果能達到無生懺悔,達到人我雙亡,那就已是真正的懺悔了!

慈悲誓願如山重,業識塵勞似海深;十字街頭賣魚去,護生心是殺生心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慈悲誓願如山重」,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。人與人相處,不一定你我要有什麼因緣,我一樣能給你快樂,拔除你的痛苦,像替你治病一樣的治療你,眾生都是一體,這種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,真是如山重。誓願也一樣,像地藏王菩薩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?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」的大願,不也如山重?一般佛教徒發四弘誓願(眾生無邊誓願度、煩惱無盡誓願斷、法門無量誓願學、佛道無上誓願成),就是如山大願。
  
  「業識塵勞似海深」,我們的心田識海,我們的業,我們的八識,在世間上所造的種種是非好壞業,比海還要深。
  
  「十字街頭賣魚去,護生心是殺生心」,平日我們常常自以為行事正確,實際上並不盡然,像為了討生活,你去賺錢賣魚,把痛苦建築在其他的有情生命身上,對嗎?現在很多人喜歡放生,為了你放生,本來在山林中自由自在的鳥,獵人把牠捕捉回來,關在籠子裡,剝奪了牠自然的生活環境;有人卻將捕來的海水魚放生在淡水河裡,將淡水魚放生到海裡去,這根本就是在放死而非放生。
  
  佛光山有個放生池,常常有人放生,可是放了又不保護牠,不供給飲食,你放生到這裡,讓別人為你飼養,你其實是在放死,別人才是放生。
  
  還有人從外國帶食人魚回台灣放生,這是在害生,不是放生!將家禽、畫眉鳥這些沒有求生能力的小動物放出去,無食無棲,牠們只有活活地餓死。所以有心護生的慈悲人,應該要建立正確的放生觀念。

最是平常最神奇,說出懸空人不知;好笑紛紛學道者,意中疑是又疑非。
  
  --明.耑愚
  
  「最是平常最神奇,說出懸空人不知」,學道修行的人,貴在平常心,不要好奇多疑,最平常的,有時就是最神奇的,一旦說破了,反而失去了意義,尤其很多掀天揭地的事功都由平常而起,金字塔不是石頭堆積的嗎?
  
  有一位禪師參禪打坐了幾十年,一天夜半三更忽然大叫:「我開悟了!我開悟了!」一室大眾被他一吼,統統驚醒,就問:「三更半夜大叫,到底你悟了什麼?」禪師手舞足蹈地說:「我悟了!原來師姑是女人做的!」
  
  佛教裡,未結婚的修行女子稱為師姑。師姑是女人做的,這是一句多麼平常的話,還要你來講?好意思說是開悟?事實上,「師姑是女人做的」這句話不平常,神奇得很,為什麼師姑是女人做的?為什麼世間分別男人與女人?為什麼我們要將你我他做種種分割?定出種種名稱?所以「說出懸空人不知」,你說了,人也不知道,平常心不平常,不平常裡可以了解平常。怕的是反常、異常、不正常,那就不好了。
  
  今天的社會、個人,如果都能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,不要加油添醋,不要製造事端,社會就不會紛擾不安。只是,很可惜、很可笑的是很多學道者不懂得平常心的可貴,所謂「好笑紛紛學道者,意中疑是又疑非」,心裡面一下子這樣,一下子那樣,疑是又疑非的,心被是非、好壞、善惡所左右,又怎能入道,又怎能悟道呢?
  
  所以,假如你能真正做到以平常心過日子,則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良辰,處處是淨土,人人是好人!

渾身似口掛虛空,不問東西南北風;一等為他談般若,滴丁冬丁滴丁冬。
  
  --風鈴偈
  
  這一首風鈴偈的意思是說,掛在我們屋簷一角的風鈴隨著風在那裡叮叮噹噹地響著,「渾身似口掛虛空」,風鈴全身彷彿都是口,掛在虛空中,風一吹就響,好像是在跟我們說法,所謂「溪聲盡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」。你如果懂,風吹松柏、溪水流漾,不都是在跟我們說法嗎?蟲鳴鳥叫、車聲鈴聲,你會聽,你懂得聽,都有很深的意義。禪師常說:「也大奇,也大奇,無情說法不思議!」我們不要以為得道人才會說法,殺豬時,豬一哀號,多麼悽慘,多驚心動魄!小孩哇哇啼哭的無助聲,你能不動心嗎?庭園裡花開花謝,還不夠讓我們興起世界興衰無常之感嗎?所以無情說法,就像風鈴一樣,每天都在跟我們談說般若智慧。
  
  日本的一休禪師在幼年時,無意間打破了師父最心愛的茶杯,忽然開口問師父:「人為什麼一定要死」「這是自然之事,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。」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:「您的茶杯死期到了!」是的,無情茶杯也有死期,平日破裂多少事物,何嘗有所驚覺!
  
  佛門中,宋朝黃山谷居士曾經聽到蛙聲而悟道,有的禪師聽聞板聲而開悟,有的吃飯喝茶時失手打破杯碗而開悟,有的禪師因一瞬目、一揚眉而開悟。又如黃檗禪師的棒喝,道得三十棒,道不得也三十棒。棒,也可以開悟。所以世間上、宇宙中的風雲,天天都在跟我們滴丁冬滴丁冬地說法,那就要看我們悟道也無?

舍內分明有個人,無端答應內無人;叩門借宿非他也,你我原來都是人。
  
  --古德
  
  過去有一位秀才上京趕考,錯過了旅店,在半途中找到一戶村莊人家,希望借住一宿,可是敲了很久的門,屋內才有應聲:「我們家裡沒人啦!」秀才疑惑地問:「難道你不是人嗎?」屋內又答:「我丈夫不在家,我是女人,沒有男人!」秀才:「我就是男人呀!」這兩個人,有裡外的分、有人我的分別、有人我的分別,所以各說各話,各有各的立場。
  
  「舍內分明有個人,無端答應內無人;叩門借宿非他也,你我原來都是人」,我們常把人我分開,有你有我,就有了是非。過去有個學僧問禪師:「如何是佛?」禪師答:「我不敢告訴你,我告訴了你,怕你不相信。」學僧一口咬定:「您的話,我一定相信!」禪師就說:「好!你既相信,那你剛才問什麼呢?」學僧說:「我問如何是佛?」禪師回答:「你就是佛!」學僧心想:我就是佛?我怎麼會是佛呢?我是落地凡夫呀!因此忍不住就問:「我既然是佛,我自己怎麼不知道呢?」禪師:「因為你有『我』的緣故,所以不知道自己是佛!你有我執。」學僧:「我有『我』的緣故?我不是佛,請問禪師,那你就是佛囉?」禪師:「有『你』有『我』,就更加見不到佛了。」
  
  我們本來是佛,因為有個我執,就淪為凡夫了。假如去除我執,證悟到真我,無我、無相、無執,證悟到法身,那個本來真我的面目就現前了,所以不必分你我,要看世相都是虛妄空!

文章有皮有骨髓,欲參此語如參禪;我從諸老得印可,妙處可悟不可傳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文章有皮有骨髓」,一篇文章也像人一樣,是有皮有骨有髓的,每部經的講說順序也有三分: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像人有頭,有五臟六腑,有手腳一樣,序分是人的頭部,看了序分就可對經典有概略的認識;正宗分,像人的五臟六腑,書中重要的宗旨、主題都包括在內;流通分,引導讀者如何流通、讀誦這部經,如何給人信受奉持!文章也一樣,一篇好文章更是要有皮、有骨、有髓!
  
  「欲參此語如參禪」,你想要看懂文章嗎?想參話頭嗎?想了解其中道理嗎?一樣得要參禪覺悟去!達摩祖師有次召集門徒,要他們各自言說「什麼是道?」道富禪師說:「如我所見,不執文字,不離文字就是道!」達摩稱讚他:「你得到我的皮!」總持比丘尼接著說:「如阿*?佛國一見不再見,就是道!」達摩也稱讚:「你得到我的肉!」道育禪師最後說:「如我所見,四大本空,五蘊非有!」達摩笑說:「你得到我的骨!」慧可禪師默默無言,向前禮拜而退下,雙目下垂一句話也不說。達摩說:「善哉!善哉!你得到我的髓!」其實沉默不說話,一切話都說盡了。
  
  「我從諸老得印可,妙處可悟不可傳」,真正的佛道最微妙處只可覺悟,難以言語傳授!有人問趙州禪師:「如何開悟?」趙州不但不回答,反而撇撇嘴走開:「我要小便去了!」走了幾步又回頭說:「你看這點小事都要我自己去,誰也代替不了。」
  
  覺悟,是要自己來,誰能代替你呢?所以說妙處可悟不可傳,禪的境界是要自己追求,自己證悟的,誰也替代不得!

三際求心心不見,兩眼看前眼不見,劃波尋寶寶不見,風花雪月卻常見。
  
  --古德
  
  我們想要想求的東西不易見,不要的反而常常看到;真的看到了,假的卻不時在眼前圍繞。「三際求心心不見」,三際,是佛教將時間分成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個階段,稱為「三世」,又叫「三際」。三際求心,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謂的「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」。過去心念已過去,不會停留;現在心正在剎那分別,沒有停下來,也不可得;未來的心還沒有生起,不知下個念頭是什麼,也不可得,所以說三際求心都不可得。
  
  這其中有個典故:過去北方有位德山禪師,聽到南方六祖大師的頓教法門,說什麼頓悟成佛,德山禪師很傲慢地認為南方哪有什麼真正佛法?很不服氣,就寫了一部注疏《金剛經》的《青龍疏鈔》,想到南方駁斥頓教法門,他挑了一擔手抄本經書,直往南方趕路,半途肚子餓了,在一家老婆婆開的小吃店裡用點心,老婆婆看他那副傲慢樣子,一談之下,知道他對南方禪學不滿,老婆婆便說:「禪師!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,如果您答得出,我就點心供養;如果答不出,您的《青龍疏鈔》就不必帶去了。」德山哪會把一個老婆放在眼裡,因此傲慢地說:「您儘管問好了!」老婆婆問:「《金剛經》上說:『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』請問禪師:您現在用點心,要點的是哪一種心?」德山禪師茫然不知所對。
  
  「兩眼看前眼不見,劃波尋寶寶不見」,心愛的寶劍從船上掉進江裡,在江心上劃個記號,以為可以憑著記號找回寶物,是不可能的。「風花雪月卻常見」,風、花、雪、月不關重要的倒常常見到,所以要找真的東西,並不容易!不要輕易被外境迷惑,也很重要。

應化非真包古今,隨緣應世本無心;靈機一脈威音外,無口先生晝夜吟。
  
  --古德
  
  佛有應身、報身、法身三身,三身當然不是三個身,是一體三身。比方說:法身是如如不動,無形無相,猶如虛空;虛空無相,無所不像,法身也無相,世間萬物無一不是在法身中。報身是最清淨莊嚴高大的,不過這要二乘(聲聞、緣覺)以上的人才看得到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佛是應身,如釋迦牟尼佛應化到這個世間上來,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的樣子。
  
  「應化非真包古今」,應身、化身的佛身不是真的,就如「千江有水千江月,萬里無雲萬里天」,天上雖只有一個月亮,可是只要有水的地方,不管是江、河、海、溪、湖,甚至臉盆、茶杯,月亮都會映現出來。這些月亮都是從天上那個月亮本體映現的,等於是本體的千百億化身,只要你與他相應,就可以見到。
  
  「隨緣應世本無心」,佛陀為了示教利喜,到人間來說法,為一大事因緣來度化眾生,所以隨緣應世是無心的,就如「雲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」
  
  「靈機一脈威音外」,我們要如何認識佛,如何與佛心相應呢?如何才能與佛靈機相通,一脈傳承呢?過去禪者把威音王佛認為是一個禪的本體,也就是人類本有純正的精神世界。「無口先生晝夜吟」,沒有口怎麼會吟說?事實上,無口先生指的是宇宙山河大地,就是我們的法身,它每天都在對我們說法,所謂「無情說法有情聽」,只要你能體會「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;夜來八萬四千偈,他日如何舉似人」,那麼溪聲山色都會令我們開悟的。所以無口說法,就是要我們用心體會,我們能夠不斷地用自己的思想去自我體會,便能找回我們的法身自性。

眼裡塵沙耳裡土,千峰萬峰不肯住;落花流水太茫茫,剔起眉毛何處去?
  
  --宋.雪竇重顯
  
  「眼裡塵沙耳裡土」,世人往往不認識自己,不知道人生最後的歸宿,像塵沙飛到我們眼裡,飛到我們耳朵裡,遮蔽我們的視聽能力,眼睛怎麼容得下一粒沙子呢?耳朵怎麼能給塵土居住呢?人生當然就不安穩了。
  
  飛來的塵沙泥土真是障礙,「千峰萬峰不肯住」,那麼多的高山丘壑為什麼不去住呢?人生境界浩瀚寬廣,為什麼不去安住淨土桃源,反而在煩惱迷障裡鑽營沉淪?我們應該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  
  「落花流水太茫茫」,人生真像落花流水,像無根的浮萍。落花隨著流水逝,飄不到自己要去的地方,一如我們在五欲中生活,太過計較、執著,怎能永遠的安住呢?
  
  「剔起眉毛何處去」?過去日本首相陸奧宗光是個大政治家,對宗教沒有什麼認識。他的小女兒將去世時,哀求陸奧宗光:「爸爸!人為什麼會死呢?人死了以後,要到哪裡去?請爸爸告訴我!」
  
  陸奧宗光一聽,儘管自己是個大政治家,也回答不出,可是又不能不回答,所以只有說:「孩子!人死了後到哪裡去,爸爸不知道,妳媽媽常常禮拜觀世音菩薩,妳死了以後,觀世音菩薩一定會把妳帶到一個快樂幸福的地方去!」小女兒聽了,含笑而終。
  
  陸奧宗光後來為了解答人死後要到哪裡去的疑問,就出家學道,成為一代高僧。我們是不是也要仔細想一想:我們人生的最後要到哪裡去?

修行如駕上灘舟,暫歇篙時便下流;若不從茲勤努力,何時撐得到灘頭。
  
  --宋.雪竇重顯
  
  我們修行也好,做事也好,求學也好,都要不斷地努力,所謂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修道也是一樣。
  
  「修行如駕上灘舟,暫歇篙時便下流」,修行如駕一葉扁舟,往逆水之河前進,篙要握牢撐持,稍微停息一下,船不但不能前進,還會倒退。凡事要鍥而不捨,有恆心毅力,不能一曝十寒!無論十年、二十年都要都要持續不間斷,才能有成功的一天!我們每天吃飯,一天水米不進,日子就不好過。做事、求學、修行,一天不精進,一天少進步,參禪、打坐、念佛也一樣。今天疲倦了,休息一天,等於一天不吃飯,你能熬過去嗎?讀書也是一樣,會讀書的人一天不讀書,就覺得沒滋沒味,黃山谷曾說:「一日不讀書,便覺面目可憎,言語無味。」可見無論是讀書、做事、修行,都要精進不懈!「若不從茲勤努力,何時撐得到灘頭」,若不精進努力,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抵達目的地呢?
  
  說到精進努力,也要正當的正精進,否則你怎麼苦,怎麼不怕死也沒有用。佛教講精進勤奮有四種,叫四正勤:一、未生惡,令不生;二、已生惡,令去除;三、未生善,令生起;四、已生善,令增長。
  
  同樣地,除惡也要努力,一帆順風,你才能將船撐到港口。

龍游淺水遭蝦戲,虎落平陽被犬欺;人情似水分高下,世事如雲任卷舒。
  
  --清.蒲松齡
  
  這一首醒世詩偈,對人生的修養很有幫助。
  
  有的人總覺得在世間上受盡委屈,懷才不遇啦,給人誤解啦,不受重用啦,就慨嘆「龍游淺水遭蝦戲」,好像自己是條蛟龍,沒有足夠的水,也就是說沒有良好環境讓自己活動發展,一展抱負,如同在淺水裡遭蝦戲弄,受到小魚小蝦干擾欺負,因此憤世嫉俗,認為人人都對不起他,不免怨天尤人。
  
  「虎落平陽被犬欺」,他覺得自己本來很有辦法,像老虎、獅子般威風,卻沒有山林讓他一展身手,落到平地上連狗都欺侮他,既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,自是恨天恨地,怨恨國家對不起他,社會對他不好。他不會反省自己不是一條龍,不是一隻虎,只是一個普通人,只要改掉一些惡習,只要一轉念,和氣慈悲待人,就能旋乾轉坤,人人都會樂意與你相處。
  
  「人情似水分高下,世事如雲任卷舒」,人情如水,有高有低。俗語說「富在深山有遠親,窮在鬧市無人問」,你貧窮,在鬧市有親友也不聞不問;你富貴了,即使住在深山也有絡繹不絕的親戚去拜訪你。其實這是世間實相,常情本如此。所以最好看淡世情,勘破世事,讓世事如雲任卷舒,不比較,不計較,才是最幸福的!
  
  民國圓瑛法師開大座講經,講經畢,維那師錯呼:「打法師,送引磬回寮。」圓瑛法師一聽,即自道:「不用打,我自己回去。」為維那師解窘,也呈現出一代法師處世之泰然與幽默。
  
  在人情世事中多些許坦然與風趣,方能自不平的世間理出一些快樂與幸福。

齋罷堂前錫杖閒,靜裝爐香自焚檀;殘經讀了無餘事,聊塑圓容合掌看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,是形容禪者的自在生活。
  
  「齋罷堂前錫杖閒」,吃完飯後自有悠然光景,心不爭競,氣不浮躁,如錫杖之無事。禪在哪裡?禪在生活裡,禪在穿衣吃飯裡,禪是不離開生活的。所以吃飯吃得滿足,就是禪!你如果問禪師:「如何參禪?」「肚子餓了就吃飯,倦了就睡覺!」「這樣大家都會呀!」「其實不然,你吃飯時百般揀擇挑選,睡覺時輾轉反側睡不安穩,這是什麼?一個禪者,要睡就睡,要吃就吃。」
  
  「靜裝爐香自焚檀」,食飽了,運動了,也有正式的功課,自裝爐香,供佛禮拜、修持,拜佛以後讀經閱藏。
  
  「殘經讀了無餘事」,心裡的牽絆煩惱都去除,沒有掛礙在心頭。「聊塑圓容合掌看」,自己畫一個圓圈合掌看,這個圓圈實在就是禪,就是宇宙,就是心!圓圈是無始無終,包容萬有的,所以說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!合掌表示恭敬,合十指之掌,印證中道之一心,把十個手指頭合攏,就是將十法界集中在一個心上,藉以體會出禪妙!所以說宇宙就是我,我就是宇宙!
  
  而佛門平日生活之常道,對一般人的生活也是很有助益,如:「早起未更衣,靜坐一枝香;穿著衣帶畢,必先禮佛祖。睡不超過時,食不十分飽;待客如獨處,獨處如待客。尋常不苟言,言出必定行;臨機勿退讓,遇事當思量。勿妄想過去,須思量將來;負丈夫之氣,抱小兒之心。就寢如蓋棺,離床如脫屣;待人常恭敬,處事有氣量。」這就是禪者的生活。

一念普觀無量劫,無量劫事即如今,如今覷破這一念,覷破如今覷的人。
  
  --宋.無門慧開
  
  這首詩偈說明人沒有古今的分別,沒有一多差異。
  
  一個念頭裡,有無量阿僧祇劫,天台家講一念三千、一心十法界、百界千如、大小圓融無礙,有時在我們心裡,時間有長短的分別,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;空間也有東方西邊、這裡那裡之分;人事上更有你、我、他的分別。但是,時間在修道人的心中,有時候是一念三千,有時也可能是一念一剎那,甚至在證悟者的心中,無量阿僧祇劫也只是一剎那。
  
  「一念普觀無量劫,無量劫事即如今」,無量劫,你以為是十方世界、三千大千世界、無量諸世界,其實只在你當下的一個念頭裡,就像一沙一石一微塵就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也只是一個微塵。
  
  有一位書生看到寺院的對聯寫著:「須彌藏芥子,芥子納須彌。」於是不解地詰問知客師。知客師反問:「先生想必聽過『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』這兩句話吧!」「是啊!」「請你將這冊書放入肚子裡。」「怎麼可能放得進去?」「萬卷書都能讀進去,為何放不進一冊書?」書生聞言,當下大悟。
  
  所以,我們做人要事理圓融,在人事上雖有你、我、他之別,但實則都是一體的。假如你有慧眼、法眼來觀照,所有的人群在無量阿僧祇劫裡流轉,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,又何必分彼此呢?
  
  「如今覷破這一念,覷破如今覷的人」,修道的人最怕妄想、執著,所以要能去除這一念妄想,所謂「打得念頭死,許汝法身活」。我們為什麼要念佛?就是為了要用正念去對治妄念,等到妄念平息了,自然能轉識成智、轉迷成悟,自然就能照見自己真如本性了!

山重重又水重重,透出重重重見功;重重妙義重重意,不管東南西北風。
  
  --古德
  
  這首偈語是說:不管重重疊疊的千山萬水有多少難關,越是艱險高峰,我們越要無畏,唯有步步攀登,在重重高峰上,才會感受超越的意義。
  
  「山重重又水重重」,是說明一個修行人,一參禪就是幾十年,一念佛也是幾十年,總是慢慢地養深積厚。我們做事也不可以太急功近利,總求速成,要有「耐寒掃雪,冒熱滅火」的涵養。容易得來的東西,也容易失落,所以「透出重重重見功」,經得起十載寒窗的考驗,經得起百般挫折的磨練,才有磐石不移的根柢。我如果有越挫越奮的智慧與勇氣,「重重妙義重重意,不管東南西北風」,自有不可思議的造化。一如「竹密不妨流水過,山高豈礙白雲飛」,有流水的柔性,再密的竹林也阻止不了你的前進;有旺盛的精神毅力,再高的山巒也橫阻不了白雲的飄飛。我們投身工作為人服務時,不要怕重重難關,不要怕日日窒礙,只要挺得住、熬得過,雲開霧散後,自然苦盡甘來,一切妙義都會呈現。
  
  唐朝天台山國清寺一位拾得禪師(因豐干禪師撿回,故名之)是位自在灑脫的有德高僧,他初到國清寺時,不為人識,每日做著打掃的粗重事務,三餐只是到廚房吃剩菜。經過數十年,一日,國清寺誦戒,拾得拍手:「聚想那事,又能如何?」維那師父叱責他,拾得即以偈答:「大德且住!無瞋即是戒,心淨即出家,我性與你合,一切法無差。」有德者,自有重重體會,重重功力,豈是世上無常、是非所能拘泥!
  
  人在這世上,要承受春天的和風、夏天的細雨,也要安忍秋天的寒霜、冬天的冰雪。只要能一一熬過,自有柳暗花明的新氣象!

貧室多為兒女苦,家饒又慮子孫稀;道人飯罷無餘事,西望白雲片片飛。
  
  --古德
  
  「貧室多為兒女苦」,貧窮人家日子苦,因為生兒育女多,撫育哺餵不容易。現在一般的公務員、勞工、農夫收入低,兒女如果太多,家庭的教育費、生活費就捉襟見肘,父母為兒女衣食操勞,實在好辛苦。古人說兒女多是福氣,可是兒女多了,怨怒與煩惱也多。貧窮人家兒女的成長艱苦,真是千言萬言,萬般辛苦,說也說不盡,道也道不完。
  
  「家饒又慮子孫稀」,家境富裕的人家,往往希望兒孫滿門,一旦子孫太少,偌大家產缺乏繼承人,眼見半生心血白費,那真是死不瞑目了。所以,世間上到處充滿缺陷,貧窮之家希望兒女少,偏偏招來兄弟姊妹一大堆;富饒之家希求多子多孫,卻又一個孝順兒孫都得不到,這個世間就是這麼多缺憾。
  
  「道人飯罷無餘事」,修道人在生活上的要求不多,甚至什麼都不要,生活簡單至極,對世俗需求減少,重重掛礙也少,所以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佛弟子,在家庭中何妨過一個中道的生活。財產太多,掛礙也多;貧窮困頓,生活拮据。最好能夠有一個中道,不要太多,也不要太少,在若有若無之中,中道的生活是一個最美好的生活。
  
  「西望白雲片片飛」,人間淨土在哪裡?極樂世界在哪裡?就在我們中道生活裡,就在我們自由解脫的生活裡。我們望到西方佛國的白雲片片飛,我們嚮往極樂淨土,就要棄去貪欲五濁世俗的困擾,建立美好的人生道念。

四蛇同篋險復險,二鼠侵藤危更危;不把蓮花栽淨域,未知何劫是休時。
  
  --古德
  
  佛經裡有一則譬喻,說人生像一口枯井,一個旅行人走在曠野裡,忽然背後追來了一隻老虎,旅行人在曠野裡面臨生死危險,焦灼得不知何處躲藏,咦!正好看到一口枯井,想躲到枯井裡,枯井掛著一根藤,他就攀住藤爬下去,快到井底的時候,他往下一看,唉呀!井裡有四條毒蛇蠕蠕爬動,向他昂頭吐信。旅行人心想:不行呀!這怎麼能下去呢?還是攀住井藤不下去的好。旅行人雖然暫時獲得了安全,卻又發現井上面有黑、白兩隻老鼠在咬囓井藤。旅行人一想:不好了!藤被咬斷,跌下去粉身碎骨事小,被四隻毒蛇咬噬太可怕!正在恐懼憂駭的時候,井口嗡嗡嗡地飛過一群小蜜蜂,滴下五滴蜜,他一嚐,很甜蜜呀!就忘記了危險的處境了。
  
  人生在世,誰沒有無常風的逼迫?誰沒有煩惱障的煎熬?我們躲到無塵染的枯井裡面,一根法藤就是我們的生命線。我們攀附佛法的生命線過活,可是下面有「四大」蛇,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在伺機吞噬我們的身體,藤上有黑白兩隻老鼠咬囓,如同白天和夜晚的光陰,晝夜不停地耗損我們的生命,使我們的生命越來越少。正當這危險的時刻,五欲這五滴蜜(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)使我們貪戀沉緬,渾然忘記了危險,如同刀口之蜜,貪嚐這一點甜味,可能有割舌之險。
  
  所以,「四蛇同篋險復險,二鼠侵藤危更危」,如果我們「不把蓮花栽淨域」,不結善緣,不及時修持,不為人服務,不給人間歡喜,則「未知何劫是休時」,萬劫不休,沉淪六道苦海中,什麼時候能夠超脫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