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大人覺經講記 聖嚴法師著

編者序
  
  【隨身經典】系列叢書是法鼓文化在即將跨入新世紀,最特別的一項獻禮,內容收錄了聖嚴法師針對經典、歷代祖師文鈔語錄等的講說著述,書中並附有經典原文,以利讀者參閱持誦。輕薄短小的口袋書採小開本型式,將一般人認為厚重、難以理解的佛教典籍,化為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的隨身伴侶。
  
  近十年來,在東西方諸大德的努力下,佛法的觀念、禪修的方法,已經普遍為全球人士所認同,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佛法,因此有人說,佛學將會是下一個世紀的顯學。面對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,「深入經藏」以便「智慧如海」,相信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與讀書計畫。但是經典浩瀚如汪洋般,如果缺少了指引,難保不會失了方向,徒勞而無功;而且如果只讀經而不解其義,解其義又不能如說修證,則不免淪為「說食數飽」,與消解煩惱、淨化心靈終究是了不相干。
  
  聖嚴法師便說過,他「一向主張『古為今用』,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的,更當『如說修行』,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。」法師也指出:「『解義』是對聽到、讀到的任何學問都能了解其內容。這又可分成兩個層次,第一種是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,望文生義,卻不一定是真的意思;第二種則是以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、識透文字的內涵,根據實際經驗,根據證悟層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認。」
  
  由於聖嚴法師特別重視觀念與實踐,所以「義理透澈」、「善巧實用」便成了法師解經的兩大特色;尤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,引導讀者了解經文本意與內在精神,並常以其一貫睿智幽默的譬喻,提示大眾如何將佛法的智慧與慈悲,落實在生活之中,讀後總讓人有當頭棒喝、如夢初醒之感。
  
  【隨身經典】系列所收錄的文稿,都曾經在《法鼓》、《人生》雜誌連載過,部分則曾經出版過一般通行開本。內容形式有的是依傳統的講經方式,逐字、逐句解釋,讀者得以循序漸進地深入;有的則是從經典中,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錄下來,濃縮成幾個主題單元,以提綱挈領的方式讓讀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經文的重點。
  
  以主題單元來講解一部經,這應該是聖嚴法師的特色之一,也是法師的慈悲善巧。在《修行在紅塵──維摩經六講》一書的自序中,法師便特別說明,這樣做「是為了因應現代一般人的需要」。
  
  值此之際,或許有著所謂世紀末的焦慮與不安,但卻也是法鼓山的「祝福平安年」。法鼓文化謹以【隨身經典】系列的出版,感恩三寶的加護;更祈願所有一切眾生,皆得身心平安,以更多的慈悲與智慧,共同邁向新的二十一世紀。法鼓文化編輯部謹識

 

前言
  
  根據隋代的漢譯佛經目錄《法經錄》所載,《八大人覺經》是由西域安息國來華的安世高,於東漢建和二年至建寧三年(西元一四八──一七○年)之間譯出。本經究竟屬小乘或大乘聖典,古來也有不同的看法,隋代的費長房判之為小乘經典,唐代的道宣律師認為是大乘經;現代學者則大多將之歸為小乘經。
  
  本經名為「八大人覺」,乃是有八個項目為諸佛菩薩之所覺悟,若能覺知此八個項目,便是大人,便是諸佛菩薩;而此八個項目亦能令諸眾生覺悟,令諸眾生轉生死之苦為解脫之樂,令諸眾生如諸佛菩薩那樣的成為大人。
  
  由於這八個項目的內容及其精神,幾乎與《佛遺教經》一致,故被視為帶有原始聖典特色的所謂小乘經典。然在第五項的經文中有「菩薩常念」,第六項的經文中有「菩薩布施」,第八項的經文中有「發大乘心」,在第八項之後又有經文說「如此八事,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……令諸眾生覺生死苦。」這些表達的方式,均非《佛遺教經》的模式,確實有大乘聖典的氣概,因此也被認作是大乘的經典。
  
  本經的經文,連經題只有三七五字,但其內容豐實,組織嚴謹,如此簡短精要,除了《心經》,於諸經之中尚無能出其右者。可是在中國的注經史上,關於此經的註釋並不多。於《卍續藏經》中,只收有兩種:1.明末蕅益智旭的《八大人覺經略解》數紙,極其簡略;2.清代續法的《八大人覺經疏》一卷,是以華嚴宗的教判方式,引經據典並旁徵儒道二家之言,細判詳釋,是標準的經疏體例;當代的《太虛大師全書》的「三乘共學」之中,收有一篇〈八大人覺經講記〉,弘一大師亦曾手書本經。
  
  雖然如此,本經於近四百年來的漢文化圈中,仍是相當受到重視的。特別是太虛大師,將大乘佛教中極受重視的普賢、文殊、彌勒、觀音、地藏五大菩薩的功德,來配釋本經第四項至第八項的經文涵義,可以說他已把此經視作三乘共學的一部概要書了。
  
  《八大人覺經》是安世高於西元二世紀中譯出,縱然可能不是世尊住世時所說的原貌,其集成的時代也相當的早,乃為素樸的大乘聖典,既保有原始佛教的面貌,也已帶有大乘菩薩的精神了。
  
  若從《阿含藏》及《巴利藏》中探查,也有與《八大人覺經》近似的經文,例如《中阿含經》卷一八的〈八念經〉,內容與本經的文字雖略異,宗旨幾乎是一致的;由此可以說明,這八項大人之所覺悟、覺知的聖教,應該是佛陀所留遺教中的精義所在。

 

經題釋義
  
  本經全名為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,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八項大人覺悟覺知的一部經典。
  
  此處的「佛」即指歷史上的釋迦世尊。佛的涵義是自己已覺悟了,同時又以所覺悟的內容幫助眾生覺悟,並且圓滿無缺,所以被稱為自覺覺他覺滿的大覺者,又名為無上正等正遍的大覺者,梵文音譯為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
  
  釋迦世尊所說的《八大人覺經》,主要是告訴弟子們,如果希望成為自利利他的大人,必須修持八項聖道行,那是大人之所覺悟,亦是使得眾生成為覺者的聖道行。
  
  至於為什麼稱為「大人」,那是因為具有大精進力,能成一切無量功德;具有大智慧力,能破一切無明煩惱;具有大悲願力,能度無邊苦惱眾生。
  
  佛法稱已證解脫道的聖者為覺者,菩薩為自覺覺他的覺有情,佛為圓滿的大覺者,此經是大覺者所覺,故名為「覺」。
  
  「經」的梵文為sūtra,音譯為「修多羅」,意譯則為「契經」,有契理契機之意;又有貫說及攝生之意;凡是綵線、席經、井索、聖教,皆名修多羅。在漢地特別將聖人之說名為經,賢人之言稱為論,故將佛陀的聖教修多羅名為「經」。

 

誦念本經
  
  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八大人覺。
  
  經文的意思是,作為佛弟子的人,應當不論晝夜,專心一意誦念八大人覺。
  
  凡是接受佛法、皈依三寶,學著行佛所行,以期證佛所證的人,不論僧俗、男女老少、貧富貴賤,一旦進入如來的法門,便成佛的弟子。
  
  「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」,是叮嚀佛弟子當勤精進,勿得懈怠,白天乃至夜間,都要誦持此經,繫念此經,心不散亂,意不放逸。誦持有讀誦、背誦、諳誦、憶誦,不論有事無事、有空沒空,均應心繫此經,如實修行。
  
  晝有三時,夜有三時,稱為晝夜六時。在經律中,釋尊經常訓勉弟子們,白晝固然不可荒廢道業,夜間亦不得懈怠。夜間於前夜、後夜,應誦經習禪,中夜雖可睡眠,亦不得忘失所修聖道,仍當心繫念憶,即是此處所說的「至心誦念」。

 

修四念住
  
  第一覺悟,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,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。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
  
  大人覺悟的第一項是:世間萬法都是遷流無常的,三界之內的任何國土,都是危機四伏、脆弱不堪的;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本空,若不領悟,便招眾苦;色、 受、想、行、識五蘊所構成的身心世界,因為生滅變幻,無有自我,亦無我所,所以也是虛偽的現象,並無誰在主宰。其中的心,雖非主宰,卻是眾生造惡的源頭; 肉體亦非自我,卻是眾生犯罪的淵藪。若能作如上的觀察,便得漸離生死苦海了。
  
  「四念住」舊譯作「四念處」。小乘行者於修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住觀,依五停心觀可止亂心,得奢摩他(梵文
śamatha);依四念住觀可發觀慧,是為毗婆舍那(梵文vipaśyanā)。
  
  小乘行者在入聖位初果之前,有七賢位,亦名七方便位、七加行位,即是五停心、別相念住、總相念住、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;其中前三位又另名三賢位,後四 位另名四善根位。第一加行的五停心觀是指數息、不淨、慈悲、因緣、界分別;第二加行的別相念住是指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;第三加行的總 相念住是指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。
  
  本經所列的四念住觀,是先說總相念住,再說別相念住的身心不淨。依四念住觀的第三加行位,便可陸續生起四善根的功德,至世第一位滿,即入見道位的得法 眼淨,而證聲聞乘的初果聖位,再來七返生死便證無學位的第四阿羅漢果。所以本段經文的末句要說,依修四念住觀,即可漸離生死了。
  
  經文中的「世間」是指欲、色、無色三界,均在有限的時空範圍之內,時間有交替,空間有變動,故皆屬於無常的環境,不是常住的淨土。
  
  「國土」是指三界之中眾生依止生存的環境,根據佛經所載,人間的國土,除了我們居住的地球名為南瞻部洲,尚有我們無法到達的東洲、西洲、北洲。但均非 究竟安樂之處,仍免不了兵災、風災、火災、水災、蟲災、疫癘等等天災人禍,隨時都可能有不測的厄難降臨;到劫末之際,縱然是三界中最高的禪定天,也難免遭 劫,所以稱為「危脆」。
  
  所謂「四大」,即是組成人類肉體的四大元素:
  
  一、地大:骨、肉、筋絡、皮膚、指爪、毛髮等。二、水大:血液、涕唾、汗液、眼淚、舌津、精髓、便尿等。三、風大:消化、循環、新陳代謝等的運作。四、火大:體溫、體能等。
  
  四大和合,假名為人,而此四大元素若有一項不調,便生病苦,若缺其一,即會死亡;四大離散,人即成空,因此經云:「四大苦空」。人類所依止而住的欲界環境,也是地水火風的四大假合而成,若不悟其為空,執著為實有、恆有,便會起貪、瞋、取、捨等的煩惱之苦。
  
  至於「五陰」則是構成人類身心世界的五大要素:
  
  一、色陰:是五塵及五根的物質現象,若無智慧,便會執著為我的身體或我所取物。
  
  二、受、想、行、識:是心理現象及生命的延續現象,若無智慧,便會執著為我的主宰及我的中心,產生人我是非、爭長論短、孰好孰歹等的煩惱,層出不窮,真是苦不堪言。
  
  其實,四大非真,五陰無我,才是佛的大人知見。因為世間的國土、四大、五陰經常都在「生滅變異」,是虛偽無主的,所以是危脆、苦空、無常、無我的。
  
  由於眾生愚癡,不體悟這些真理,便會起種種不善心,造作種種不善業,以四大的物質所成身,違犯無數罪惡行。所以經文要說: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」了。
  
  如果依照大人所覺悟而開示的聖教修行四念住觀,便能由第三加行而漸入四善根,終究獲得聖果,離生死而證涅槃。
  
  在根本佛法的體系中,四聖諦是佛陀一代訓示中的綱目,四念住則是佛陀一代禪法中的特色,兩者是互為體用的。在四聖諦中有四念住的內容,在四念住中亦有四聖諦的內容;四聖諦重在慧解脫,四念住則由禪定的修持而開發觀慧。
  
  正由於四念住的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是與四聖諦的苦滅道相應,也與無常、無我、寂靜的三法印一致,所以修習四念住觀,雖為次第禪法,卻已完全不同於外道所修的四禪八定,而是不共於外道的解脫聖道了。

 

少欲無為
  
  第二覺知,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;身心自在。
  
  大人覺知的第二項是:多欲能帶來苦惱,眾生之所以在生死之中疲憊勞累,是從多欲引起的;如果能夠少欲而不貪執追求,身心便得自在。
  
  在本經的八條項目中,第一、第五、第七的三項,是用「覺悟」,其他五項,均用「覺知」;我們不明白梵文原典,對這兩種語詞的用法有什麼差別,如果就本 段的文義考察,似乎並無不同。「悟」是大人之悟,即是無上的正等正覺;「知」是大人之知,也是無上的正遍知覺。所以在歷來的本經註釋書中,均未對此「悟」 與「知」二字,作任何分析解釋。
  
  「少欲無為」,是緊接著前一項的修習四念住觀而說,因為修四念住觀是為達到離欲而得解脫的目的,故在修習禪觀的同時,必須要以少欲的心理建設來配合,否則「身心」會被多欲多求的苦惱所困擾,就會與成為離欲阿羅漢的目標背道而馳而不得自在了。
  
  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。」和這裡所說的「多欲為苦」是一致的。經律論中所講的欲,原則上是五根對五塵而產生對五欲的渴求、享受、佔有,進而貪得無厭。五欲主要是指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具體的說則為財物、男女、名位、飲食、睡眠等。
  
  多欲多求的人,永遠會為了不能滿足而苦惱;在追求欲望時,往往會有求不得苦,一旦追求到手而正在享樂之時,又會為了不能每一項都滿足和永保不失而憂愁苦惱,又會擔心好景不常,或者恐懼遭遇他人的明爭暗奪,那就是愛別離苦及怨憎會苦了。
  
  如果往未來世的因果報應來看,多欲之人,追求五欲之樂,往往損人利己,此身死後,便受地獄、惡鬼、畜生的三惡道果報之苦;如果是追求五欲之樂,但不損 及他人,甚至也以五欲和他人共享,來生即於欲界的人間天上,享受欲樂的福報,福報享盡,還受苦報;如果貪求定樂,執著定境,死後即於色界、無色界的禪定天 上受生,當定力退失時,還受生死流轉的苦報。所以經文要說:「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。
  
  因此,釋尊在經律中,處處說少欲少惱是離生死之苦的主因,例如《佛遺教經》說:「少欲之人,則無諂曲以求人意,亦復不為諸根所牽;行少欲者,心則坦 然,無所憂畏。」佛說的少欲,不僅是少一些欲望,實際上是把貪欲少掉的意思;對於聖者無欲名為離欲,對於凡夫賢者尚未離欲,亦當「少欲」,故於《涅槃經》 中有云:「佛言,少欲者不取不求,知足者得少不悔恨。」
  
  至於「無為」,是不假因緣造作,不屬生、住、異、滅四相的,即是佛的法身、涅槃,也是諸法的法性、實相、真如;在小乘的《俱舍論》標列有三種無為法, 大乘的《唯識論》說有六種無為法。這段經文說「少欲無為」,是指若能少去欲求的生死法,便證涅槃的無為法,不再接受生死疲勞之苦,而從有為的身心獲得「自 在」解脫。

 

常念知足
  
  第三覺知,心無厭足,惟得多求,增長罪惡,菩薩不爾,常念知足,安貧守道,惟慧是業。
  
  大人覺知的第三項是:如果欲望之心永不滿足,只知多求的話,便會增長各種的罪惡行為。菩薩行者就不一樣了,應當經常想到必須知足,方能安於貧困,樂於道行,唯有開發離苦的智慧,才是自己的本業。
  
  知足和少欲是互為因果的,能少欲者必由於知足,能知足者必由於少欲,所以說了少欲之後,接著闡明知足的重要性。
  
  內有「無厭足」之心,即外有「多求」之行;人多求的對象,具體的說,大概是男女、飲食、名位、財富、權勢等,由於貪欲不止,永不滿足,便會將貪求的範 圍,從霸佔一事一物、一人一家、一鄉一族,擴展到征服、掠奪、奴役一地、一國、多國乃至全世界,為了達成目的,甚至不惜使用陰謀詭詐和戰爭殺戮,造成兵連 禍結,屍橫遍野,血流成河,為人間增長了滔天的罪惡。
  
  此處的「菩薩」,有兩層意思:1.是小乘的立場,以釋迦世尊未成正等正覺之前,歷劫修行的階段,皆名為菩薩。2.是大乘的立場,以發起大菩提心,誓願廣度眾生的人,不論凡聖,直到成佛為止,皆名菩薩。
  
  無論大乘小乘,所說的菩薩行者,都應該是少欲知足的。唯有能夠安身於貧困中的人,才能把守修行聖道的崗位,否則只要受到五欲之中任何一欲的鉤引誘惑,便會把持不住而被牽著鼻子走,向欲境中打滾去了,那就是離開了修行慧業的聖道。
  
  出家僧固然應該少欲知足,但一般人錯認,菩薩為了利益眾生,則不妨隨俗,可以享受凡人所追求的各種五欲。其實,僧俗的身分雖然有出家與居家之別,為了 修習聖道,都應該少欲知足。而且大乘的菩薩道是以小乘的解脫道為基礎,例如維摩、勝鬘等現居士身的大菩薩們,都是梵行清淨的聖者。這在本經的第七項中,也 特別有說明;否則不論是僧是俗,多欲而不知足者,必定會製造自害害人的罪惡行為。

 

常行精進
  
  第四覺知,懈怠墜落,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獄。
  
  大人覺知的第四項是:如何以恆常的精進心,來對治懈怠心與墮落心,然後才能破除一切煩惱的罪惡心,摧毀伏滅四種魔障,而得出離五陰十八界的生死牢獄。
  
  一般凡夫,不論治學、治家、營業、理財,乃至服務人群、報答社會,也都要勤勞不懈,才能做出令人讚賞和自覺無憾的成績來。做為一個修行聖道的人,更需要發起精進的長遠心,才不會一曝十寒,虎頭蛇尾。
  
  許多人發起了初心,修行一段時日之後,便難以為繼,半途廢退,那就是因為不能經常提起精進心來,以致讓煩惱惡魔有機可趁,一旦遇到誘惑難禁,或遭遇逆 境挫折,便放逸懈怠去了。所以,不論是大小乘,都強調精進心的重要,例如三十七道品之中有「四正勤」,六度之中有「精進度」,《佛遺教經》也說:「晝則勤 心修習善法,無令失時,初夜後夜,亦勿有廢,中夜誦經,以自消息。」
  
  《長阿含經》卷九〈十上經〉則列舉了八種懈怠法,是以八種精進法來對治,遇到任何疲勞、多事、病緣、障難之時,仍能提起心力,精進坐禪誦經;大乘的〈普賢菩薩警眾偈〉則說:「當勤精進,如救頭然;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。」
  
  佛在說出修習四念住觀,並勉勵我們少欲知足之後,接著便告誡所有的佛弟子,應當「常行精進」,否則便會由於懈怠,而致墮落在煩惱罪惡的深淵之中,無法自救自拔了。唯有精進於聖道的觀行,並且隨時不忘少欲知足的生活原則,方能摧伏四種魔障,出離由五陰構成的三界牢獄。
  
  所謂「四魔」,是指:一、天魔:來自欲界第六天,名叫波旬,能障人修行佛法,斷人慧命。二、煩惱魔:貪、瞋、嫉妒、狐疑等心理現象,能惱亂身心,障礙 菩提。三、五陰魔:或譯為五蘊魔,有情眾生由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五陰所構成的身心,常會有種種身心現象難以調伏,因而不受約束,起種種障害。四、生死 魔:捨身受身,不由自主,貪生畏死又非死不可,尤其在善業未成,死魔即已現前,斷人命根,無從修行。
  
  在五陰構成的身心世界中,佛法將欲、色、無色的三界,形容為受生死苦患的牢獄、火宅、苦海、苦趣;在根本佛法中又進一步分為五陰、十二入、十八界三大科。
  
  五陰的內容前面已介紹過;十二入又名十二處,是由六根、六塵互相涉入而生六識,六根、六塵合稱是十二入;再加上六識,便成十八界。修習聖道的目的,在於出離生死苦海的五陰範圍,出離十二入及十八界的生滅界,實證不生不滅的無為涅槃。

 

增長智慧
  
  第五覺悟,愚癡生死,菩薩常念,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。
  
  大人覺悟的第五項是:為了從愚癡的羅網及生死的牢獄中獲得解脫,應當學習著像菩薩那樣,經常繫念著要廣學多聞,來增長智慧、成就辯才,以利於教化眾生的弘法工作,使得眾生也能獲得解脫的大樂。
  
  這段經文是接著前一項而來的,前面四項是修習聖道的基礎,此項則強調以智慧來祛除愚癡,以廣學多聞來增長智慧度眾生。如果缺少空慧,修習任何法門,都與無我的佛法不相應;修行禪觀,不論如何精進,如果不能發起教化眾生的菩提心,也和慈悲的佛法不相應。
  
  此處的「愚癡」,即是煩惱的根本,亦名無始無明,眾生的「生死」流轉,不出十二因緣的循環三世;它們依序排列,周而復始,如圓環般無端無始,但卻段落 分明。而中心的禍源,實即是「無明」,它既是煩惱的根本,也是遮障智慧現前的主因。如果能夠生起智慧之光,愚癡昏闇的無明煩惱便會消失於無形,愚癡的煩惱 根源一旦拔除,生死的苦海也就可以頓時超越。因此,若要了生死,當先除愚癡;若要除愚癡,當先增智慧,如何增智慧?便要常念廣學多聞。
  
  為了自求解脫,應先一門深入,為了利益眾生,則當廣學多聞。初學的佛子,貴乎專一精要,菩薩為了適應種種眾生的所需,則當博通三藏,遍訪天下善知識;不過,如果所依止的善知識,本身就是博通三藏、廣學多聞,也就不必越山航海,踏破鐵鞋,另外再去尋找善知識了。
  
  廣學多聞的目的,是在增長與解脫有關的智慧,不是為了學習世俗的知識及謀生工作的技能。如果已經在戒定慧的三無漏學,打下深厚不拔的基礎,為了利益眾 生的方便,始得涉及世間的各種學問,所謂「菩薩道當於五明中學」。如果修學佛法尚自顧不暇,還是以專精一門最為牢靠。否則不但無法增長智慧,反而會惹來許 多的煩惱;不能以佛法教化眾生,反倒被眾生同化去了;不僅不能以佛法協助眾生獲得解脫之大樂,反而自身受眾苦交煎,脫不了身了。
  
  如果離開了無私無欲的智慧,隨時都會被愚癡的煩惱之所吞噬,那就苦不堪言;所以應當效法文殊大士,常以智慧利劍,摧伏一切煩惱魔賊。

 

怨親等施
  
  第六覺知,貧苦多怨,橫結惡緣,菩薩布施,等念怨親,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。
  
  大人覺知的第六項是:凡是生活在貧苦中的人,就會多生怨忿,容易與人橫結種種惡緣,所以佛弟子們,應當學習菩薩們所作的布施行,常念怨親平等,不念舊日的惡行,也不憎恨正在做壞事、說壞話的惡人。
  
  釋迦世尊從發心成佛到修行菩薩道的階段,都表現出慈悲與智慧的交互並存,直至涅槃前為止,他不僅以悲智雙運來自行化他,也以福慧並重來訓勉弟子們。 《佛遺教經》說:「實智慧者,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。」又說:「自今以後,我諸弟子,展轉行之,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。」這是告誡弟子們,智慧能度 生死,所以很重要,用佛法的智慧行於人間,就等於如來的法身常住在世,但由於佛法重視自利利他、自度度人的悲智雙運,福慧兩足才是佛陀人格的圓滿完成。所 以經文在說出智慧的重要性之後,立即又開示慈悲的重要性。
  
  經文所說的「貧苦」,含有兩層意思:1.一般凡夫缺乏養活身命的物資之時,便陷於貧苦之中;2.一般凡夫缺乏因緣觀及因果觀的智慧,不論貧富貴賤,也是陷於貧苦之中。前者是因為無力生存而苦,後者是因為不能掌控命運而苦。
  
  這兩種貧苦的人,心中常存怨尤,跟任何人相遇相處之際,都會以仇恨不平的心情對待。就好像把兩隻鬥雞關在一個小籠子裡,牠們彼此為了伸展自己的空間, 總以為是另外一隻雞妨害了自己,所以均以怨恨心來跟對方相鬥,非得鬥到兩敗俱傷、血肉糢糊、無力再鬥而等待死亡為止。這就像貧苦而心懷怨怒的人,往往見了 任何人,都把對方看作冤家仇敵,隨時都可能跟他人結上惡緣。
  
  發了菩提心的菩薩行者,由於有了佛法的智慧和慈悲,對於任何眾生,不論是怨是親,只要他們願意接受菩薩的布施,便給予平等的待遇;不會計較正在等待幫助的對象,過去有沒有對自己犯過惡行的記錄;更不會在乎那些需要幫助的對象是善人還是惡人,都會一律給予平等的布施。
  
  菩薩行者可能顯現位高名盛、大富長者的身分,也可能示現一貧如洗、露宿街頭的乞者身分;由於他們擁有智慧心和慈悲心,不論他們自己有沒有財物,都會有力量以歡喜心來布施,貧苦的人遇到了他們,都能獲得布施的救濟。
  
  布施的項目共有三種:1.財施;2.法施;3.無畏施。遇到菩薩行者,可能同時得到三種布施,也可能只得到兩種,但至少可以得到佛法的智慧心與慈悲心的布施。
  
  智慧能助人轉苦為樂,化憂為喜;慈悲能助人轉失望為希望,化恐懼為安全。缺乏智慧與慈悲的人,縱然富甲天下,也等於是貧苦的人,捨不得拿出東西來布施給他人,縱然施捨一些小惠,還是希望從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回報。
  
  菩薩行者經常富足而行布施,貧苦的愚者經常怨尤而患得患失;菩薩行者能夠平等照顧怨與親,貧苦的愚者滿眼所見都是冤家和仇人。只要修學了佛法,便能轉貧苦為歡喜富足,化貪求為布施修福。
  
  慈悲的布施行,必須配合智慧的抉擇力。如果是沒有慈悲的智慧抉擇,容易變成僵化的理性主義者,即使不傷人也會傷己;如果是沒有智慧的慈悲布施,容易流為愚蠢的感性主義,不僅害己也會害人。所以佛法中的智者和仁者,一定是理性與感性的調和運用者。

 

不染世樂
  
  第七覺悟,五欲過患。雖為俗人,不染世樂;念三衣、瓦鉢、法器;志願出家,守道清白,梵行高遠,慈悲一切。
  
  大人覺悟的第七項是:五欲的過患,雖然作為一個在俗之人,也不應該染著五欲的世間之樂;應當常常想念出家人所持的僅僅是三衣一鉢等簡單的法器;同時也要發出家的心願,以高遠的梵行自律,希望做到修道者那樣的三業清白,同時以慈悲心來利益一切眾生。
  
  在講完平等布施而不別怨親、不念舊惡之後,釋尊提醒我們,貪著五欲的過患,接著又更進一步告訴我們,當以梵行高遠的離俗生活為準則,唯有如此,才不會 為了慈悲布施,而儲積過多的財物,本來是為了滿足受施者的欲望,結果反而自己也被捲入五欲陣中。所以要說,「雖為俗人」的在家菩薩身分,要廣行財物的布 施,但切勿被財物形成的欲樂所染。故在佛世,有好多位大富長者居士及居士女,由於受到佛法感化,而行無遮大施,但是自己的生活卻非常節儉,如同修持梵行的 比丘,這就是標準的在家菩薩精神,又例如《維摩經‧方便品》說:「示有妻子,常修梵行。」
  
  這一段經文,是對在家菩薩說的,但也襯托出了出家菩薩的頭陀生活與梵行生活,才是真正能遠離五欲、自利利他的芳規模範。
  
  「念三衣、瓦鉢、法器」,是指出家比丘所持的六物,也是比丘生活所需的最低資身之具:1.僧伽梨(梵文sa
ghātī):由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製成 的大衣,又稱九條衣;2.鬱多羅僧(梵文uttarāsaga):由七條布縫製而成的巾衣,又稱七條衣,是聽講、布薩時所穿,所以又稱入眾衣;3.安陀 會(梵文antarrāsa):是平常工作、就寢所穿的貼身衣物,即五條、下衣;4.鉢多羅(梵文pātra):有瓦鉢及鐵鉢兩種,又稱應量器,出家僧應 所需乞食所用的器具;5.尼師壇(梵文niīdana):坐具;6.濾水囊(梵文pariśrāvaa):愛護水中生命之過濾器具。這裡所說的「三 衣」是六物中的前三項,「瓦鉢」為第四項,「法器」則包括後二項。
  
  「梵行高遠」的意思,依續法大師(西元一六四一──一七二八年)的解釋是:「如梵天行,高超六欲,遠越釋天。」這是認定「梵行」即是色界的梵天行,高 過六欲天,遠勝帝釋天,因為修持斷除淫欲的梵天行法而得生梵天。《大智度論》卷八也說:「有人行十善業道不斷婬,今更讚此行梵天行,斷除婬欲故,言淨修梵 行。」又說:「斷婬欲天皆名為梵天,說梵皆攝色界,以是故斷婬行法,名為梵行,離欲亦名梵。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。」
  
  梵行也是涅槃的另一個異名,《法華經‧序品》:「具足清白梵行之相」,這是在介紹讚歎日月燈明如來的功德,所以嘉祥吉藏在《法華義疏》卷二說:「梵行 之相者,梵名涅槃,即根本法輪大涅槃也。」是以證得涅槃之萬行名為梵行。小乘的《成實論》卷一〈三善品〉也說:「八直聖道名為梵行,梵名涅槃,是道能到, 故名梵行。」若以本經所說的:「守道清白」,與《法華經‧序品》經文對照,確是指佛的功德名為梵行。
  
  不過照這段經文的前後文義來研讀,所謂「梵行高遠」,又像是指出家生活斷除淫欲的梵行,高過不斷淫欲之人,且梵行精進始能遠離生死之苦,唯以慈悲願力,濟度一切眾生。

 

代眾生苦
  
  第八覺知,生死熾然,苦惱無量。發大乘心,普濟一切;願代眾生,受無量苦;令諸眾生,畢竟大樂。
  
  大人覺知的第八項是:眾生由於生死熾然,受無量苦惱。佛弟子們當發起大乘菩提心,來普濟一切眾生;應當發願,代諸眾生,受無量苦;使諸眾生,究竟涅槃,住大安樂。
  
  釋尊說了第七項的不染世樂,並且鼓勵弟子們當發出離心,修淨梵行之後,惟恐弟子們忘了慈悲行而偏於自求解脫的小乘行,那不是佛陀應化世間的本懷,因此接著說出第八項的「發大乘心」、「願代眾生受無量苦」等的悲深弘願,這才是佛法的偉大所在。
  
  儘管眾生的根器有高有下,接受佛法的程度有深有淺、有廣有狹;有的人只喜歡人天善法,有的人偏好二乘小法,有的可受用佛乘大法。但是佛陀的教法,並無二味,正如《維摩經.佛國品》云:「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」
  
  一切眾生各依不同的程度而各自取其能取;但就佛陀的本懷而言,是願一切眾生盡皆成佛,所以在《法華經.方便品》中暢演會三乘歸一乘,明白宣示了「如來 但以一佛乘故,為眾生說法,無有餘乘,若二若三。」的究竟大乘之義。本經則於第八項中,提出了大乘勝義,而說:「令諸眾生,畢竟大樂。」不僅與《法華經》 的立場相同,也跟《大般泥洹經》卷四〈分別邪正品〉所說「一切眾生,皆有佛性」的聖教無異。因此,可以肯定這部《八大人覺經》是屬於大乘法門的。
  
  至於「代眾生受無量苦」的這句經文,似乎是說菩薩可代眾生受種種苦惱,眾生便可以免受苦報,而得涅槃樂。這在蕅益智旭大師的本經《略解》中,便是如此理解的:「不發代眾生苦之心,則悲心不切。」
  
  太虛大師的本經《講記》中,也說:「以為眾生柔弱,不能受此身心大苦,自願代其受苦,令諸眾生反得其樂。像地藏王菩薩為眾生故,深入地獄,不自以為 苦,而以眾生的苦為苦。」這樣的理解,的確顯示了菩薩悲心的崇高偉大,但是跟佛法的因果觀,自作自受的說法,似乎有些出入。
  
  所以續法大師在本經《疏》中便說:「普代眾生受苦者,謂修諸行法,不為自身,但欲廣利群生,……以身為質,於三惡趣,救贖一切受苦眾生,惡(務)令得 樂。」又說:「菩薩代眾生受苦者,……教令修止觀兩門,心無暫替,因亡果喪,苦業無由得生,但令不入三塗,名為普代眾生受苦惱也。」指出他力開示與自力修 持的關係,如果從這個立場來看,就跟基本佛法的因緣觀、因果論是一致的。
  
  經文中說的:「畢竟大樂」,是指究竟寂滅的大涅槃,這也是大乘思想。原始的基本佛法,針對世人的四種顛倒──執著垢穢不淨的四大所成肉身為清淨、執著 危脆不實的壞苦為快樂、執著五陰非我的身心世界為實我、執著生滅不已的無常現象為永恆,所以有四念住觀所示的不淨、苦空、無我、無常的修持法門;但是到了 大乘的《大般涅槃經》,又將涅槃、般若、法身的三德說為真常、真樂、真我、真淨,在《法華經》及《無量壽經》有安樂行及安樂國土之名,《阿彌陀經》稱為極 樂國土,都是佛的淨土。本經第五項及此第八項所云「大樂」,乃表示涅槃寂靜的真樂。

 

總結全經
  
  如此八事,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。精進行道,慈悲修慧;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;復還生死,度脫眾生;以前八事,開導一切;令諸眾生,覺生死苦;捨離五欲,修心聖道。
  
  如上所說的八項,乃是諸佛菩薩大人覺悟的聖道,佛弟子們應當精進修此聖道的慈悲及智慧,那便等於是乘坐如來法身的大船,航至涅槃的彼岸;完成不退轉位 之後,為了度脫眾生,應當倒駕慈航,還入生死界中,將本經以上所示八事,開導一切眾生;令諸眾生,悉覺生死之苦,因而捨離五欲,修行此心而入於聖道。
  
  這段經文,主要目的是將以上八條的內容,重點式地復習一遍,並且再度叮嚀聽聞、閱讀到本經的佛弟子們,一旦解脫之後,切勿忘掉要再來生死界中,並且以佛的法身《八大人覺經》的八事,代佛宣化,令一切眾生,都能捨離五欲、修行聖道、覺生死、證寂滅。

 

勸誦滅罪
  
  若佛弟子,誦此八事,於念念中,滅無量罪。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;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。
  
  如是佛的弟子,應當常誦本經八項大人之所覺悟的聖教。於每一念中,都能滅卻無量罪愆,得令進趣菩提之道,速登正等正覺,永斷生死之苦,常住涅槃快樂。
  
  一般經典的最後一段,均有「流通分」,目的在勸勉後人讀誦、流傳、弘通,本經也不例外。
  
  誦此八事,就能在念念之中,滅無量罪,並且因而入菩提道,速成正覺的佛果,功德之大,不可思議。
  
  我也勸請看到這本講錄的讀者們,發願經常讀誦此經,就像背誦《心經》、〈大悲咒〉那樣,便能在誦這部經時,滅無量罪,早成佛道。(一九九九年七月二日講於紐約象岡道場,林孟穎記錄整理)

 

附錄一

《中阿含經》卷一八〈八念經〉中有一段,是佛說大人之八念,極似《八大人覺經》之八事,茲錄於此,供讀者參考。

是時世尊,便從定覺,歎尊者阿那律陀曰:善哉善哉阿那律陀!謂汝

在安靜處,燕坐思惟,心作是念:道從無欲,非有欲得;道從知足,

非無厭得;道從遠離,非樂聚會,非住聚會,非合聚會得;道從精

勤,非懈怠得;道從正念,非邪念得;道從定意,非亂意得;道從智

慧,非愚癡得;阿那律陀!汝從如來,更受第八大人之念,受已便思

道從不戲樂、不戲行、不戲,非戲、非樂戲、非行戲得。阿那律陀!

汝若成就此大人八念者,汝必能離欲,離惡不善之法,至得第四禪成

就遊。 

 

附錄二

佛說八大人覺經

東漢.安息國三藏安世高 譯

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八大人覺。

第一覺悟,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,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。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

第二覺知,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;身心自在。

第三覺知,心無厭足,惟得多求,增長罪惡,菩薩不爾,常念知足,安貧守道,惟慧是業。

第四覺知,懈怠墜落,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獄。

第五覺悟,愚癡生死。菩薩常念,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。

第六覺知,貧苦多怨,橫結惡緣,菩薩布施,等念怨親,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。

第七覺悟,五欲過患。雖為俗人,不染世樂;念三衣、瓦鉢法器;志願出家,守道清白,梵行高遠,慈悲一切。

第八覺知,生死熾然,苦惱無量。發大乘心,普濟一切;願代眾生,受無量苦;令諸眾生,畢竟大樂。

如此八事,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。精進行道,慈悲修慧;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;復還生死,度脫眾生;以前八事,開導一切;令諸眾生,覺生死苦;捨離五欲,修心聖道。

若佛弟子,誦此八事,於念念中,滅無量罪。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;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